閱讀81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新三板負增長時代悄然來臨 昨日一天13家公司退市

昨日,新三板又一波摘牌潮來臨,一日之內共有13家公司離開新三板。隨著摘牌潮的來臨,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持續下跌,負增長時代已悄然來臨。新三板掛牌企業規模自今年6月29日達到曆史最高峰的11316家後,市場規模開始縮小,並持續下跌。截至7月14日,新三板市場掛牌數量已跌至11276家。

昨日13家公司離開新三板

昨日終止掛牌新三板的13家公司分別是:明德生物、北方園林、木村樹、盛景網聯、易物恒通、裕田霸力、深裝總、一方電氣、元璋精工、菲格瑞特、鑫陶股份、精準傳媒、新立訊。在監管趨嚴、流動性緊張、融資困難、IPO開閘的市場環境下,新三板對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小。

明德生物於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2015年11月公司公布IPO計劃,並開始上市輔導,本次摘牌的原因就是因為公司的IPO計劃導致。同樣由於IPO摘牌的公司還有盛景網聯和易物恒通。

而木村樹、深裝總和元璋精工則是因為2016年年報未及時披露而被強製摘牌。另外,北方園林的摘牌是由於上市公司京藍科技的收購計劃引起。其餘的公司並未詳細披露摘牌原因,隻稱因公司發展的需要。

今年退市摘牌數量明顯增多

今年以來,新三板企業摘牌明顯加速。今年3月到6月,月均摘牌數量超過30家,3月21日共有10家新三板公司正式摘牌;7月3日,一天之內摘牌了18家公司,創單日摘牌企業數量的曆史之最。

數據顯示,上半年新三板摘牌企業數量高達160家,占曆年累計摘牌企業數量近六成。

企業逃離新三板,其中一個原因是IPO輔導和申報公司快速增長。截至昨日,公告進入IPO輔導但未申報的掛牌公司已突破500家。新三板公司踴躍轉板的同時,IPO審核亦在加快。如7月12日接受首發申請審核的萬馬科技從受理到上會審核僅用了一年左右。2016年2月23日開始接受上市輔導,於2016年6月14日通過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上市輔導驗收。6月23日,萬馬科技宣布要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獲證監會受理,並於2016年6月27日起停牌。此後,公司首發申請在2017年6月30日獲得證監會反饋,再到7月12日正式上會。

更多的企業離開新三板則是被迫的無奈。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監管之風,許多企業收到了信息披露等的 “警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三板市場開啟了“負增長時代”,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

未來摘牌潮還會延續

清華大學博士後、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介紹,摘牌可分為主動摘牌和被動摘牌。主動摘牌的公司裏,一種是公司有其他的規劃,比如IPO或者是被並購。這類公司通常質地優秀,有能力和自信去IPO或者是成為了被並購的標的。另一種可能是企業沒能在新三板很好地融資和發展,選擇退市重新私有化。還有一種就是公司自身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得不選擇主動放棄掛牌,和強製摘牌存在相似之處,這一類型的企業數量更多,所占比例更大。

“新三板 ‘摘牌潮’現象的背後,一方麵是來自主板市場傳遞的階段性趨勢,而更大程度上是退市製度在走向常態化的必然結果。這既對現有市場提出了某種挑戰,也是向著未來市場進行調整和再配置。”付立春表示,對於準注冊製的新三板市場,退出和進入同樣重要。存在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正是新三板這幾年高速擴容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監管在不斷加強,新三板市場將最終實現以量取勝到質的飛躍的核心轉變,部分相對較差企業會逐漸淘汰,未來主動申請摘牌或是被動被摘牌的企業還會增多。

最後更新:2017-07-15 20:42:03

  上一篇:go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 習近平強調金融安全
  下一篇:go 日本經濟界憋不住了!群批安倍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