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搜狐
央企進入打通門前路 加速通遼融入“遼蒙歐”大通道
作為歐亞大陸草原通道重要物流節點之一,已經被劃入“遼蒙歐”運輸大通道城市的內蒙古通遼市正加速路網建設。
在今年“七一”前夕,國務院國資委組織“走進新國企”專題采訪走進通遼。在這裏,央企之一的中冶集團已與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簽訂300億戰略合作協議,並在兩年半的時間裏,先後落地四個公路建設項目,合同總額達94.7億元。
在數千名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通遼、興安盟、赤峰等地,告別了坑窪不平的泥濘小路,一條條筆直、寬闊的高速路已有雛形。
其中,通遼至魯北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通魯項目”)目前已進入項目後期。通魯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中長春至深圳高速公路新民至魯北聯絡線的組成部分,東接雙遼至通遼高速公路,南接好力堡至通遼高速公路,西接己建成的赤峰至通遼高速公路,北接內蒙古自治區省際通道,全長160.070公裏。
通遼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宏圖向第一財經介紹,通魯項目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幸福路”。一是為該地區帶來了便利的交通環境,起到了承前啟後、南開北連作用,打通了對外的運輸通道,成為了農牧業南下貿易輸送的交通要道;二是促進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發展,通魯高速沿線旅遊資源豐富,高速公路的暢通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大發展;三是解決了脫貧攻堅等眾多社會民生問題,正所謂“一路通,百業興”,為草原深處的牧區人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四是有助於祖國邊疆國防建設,民族團結和民心穩定。
據了解,通魯項目途經的科爾沁左翼中旗、紮魯特旗。其中科爾沁左翼中旗是國家重點貧困旗縣,下屬6個蘇木鄉鎮18個嘎查村共1.5萬貧困戶;紮魯特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貧困縣,下屬54個貧困嘎查村共1.3萬貧困人口。作為扶貧建設的重要一環,該通魯項目建成將後與村鎮“十個全覆蓋”的水泥路相銜接,農田裏的玉米、養殖的牛羊、大棚裏的蔬菜瓜果從農牧民家門口出發,當天就能運輸到通遼、沈陽等周邊發達城市,實現了與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了經濟運行效率,為農牧民脫貧致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不過,為了建好“幸福路”,建設者們還需要應對氣候地質條件和工期要求的挑戰。
通遼地區冬季酷寒且漫長,冬季室外的最低氣溫可達零下20多度,供暖季從當年10月要持續到來年4月。這意味著,在通遼修路,每年施工有效期不足6個月。同時,冬季嚴寒可能造成的混凝土凍脹極容易導致路麵變形,大大降低公路使用壽命。所以,為確保通魯項目2017年交工通車,建設者們不僅需要在每年6個月的工期內日夜兼程,還要做好技術革新確保建設質量。
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的每一天都比“黃金”還珍貴。中冶內蒙建投公司副總經理、中冶交通內蒙古高速公路項目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郝明表示,中冶建設者們主動放棄休假,堅守崗位,分秒必爭,全力搶抓,真正發揮了“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
以黨建帶動生產,通魯項目結合生產形勢,先後開展“大幹100天”勞動競賽、工程關鍵節點考核、黨員示範崗活動,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激發各參建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僅2016年8月一個月時間,通魯項目三分部完成實體產值超1億,全線完成實體產值3.7億。
通魯項目三分部經理梁峰擁有多年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隻要工程開工,梁峰就沒有了節假日的概念。2016年“大幹100天”勞動競賽期間,路麵攤鋪作業兩班倒24小時連續施工。恰逢梁峰愛人臨產,他無暇分身,帶領分部同誌們日夜加班,直到孩子出生才回家一趟。
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中冶集團預計,2017年下半年,國道G111項目、通魯項目將先後通車。
目前,內蒙古全區公路總裏程排在全國第12位,路網密度排在28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公路整體等級水平較低,三、四級及等外公路占到公路總裏程的85.4%,優質公路資源不足,路網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項目是地區發展的重要基礎,而這也正是中央企業的建設強項。
今年2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央企業舉行了合作懇談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表示,內蒙古依托央企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發揮自治區的政策、資源、產業、區位等優勢,引進大企業、實施大項目、發展大產業、構建大集群、建設大基地,為全區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希望廣大央企把內蒙古作為投資發展的重要目的地,把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帶到內蒙古、留到內蒙古。
最後更新:2017-07-02 11: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