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搜狐
首戰N2考試收獲滿分180分
呂翹楚
這是我第一次考N2,以前也沒有過任何級別的日語等級考的經驗,所以真的沒想到能有180分的成績。考完以後感覺發揮的不太好還緊張了一陣,在這裏謝謝新東方老師的指導,如果沒有上新東方的課程隻靠自學的話就沒有辦法係統正式的學習日語了,一定考不出這樣的成績!
關於日語的基礎方麵,雖然說不上是零基礎,但也隻是小學學過五十音圖,看過幾年動漫的程度。因為大四畢業後準備去日本讀修士,要求有JLPT的成績,所以大三才開始係統地學習日語。看到網上很多人推薦使用《標準日本語》作為自學教材,在日本留學的朋友也這麼說,於是在搞定了托福成績後,大三寒假時我買了一套標日嚐試自學。一開始進度還比較慢,大概每天花一下午學習兩課的程度。主要就是跟著錄音把課文讀熟,體會語感。再看看本課的知識點,有新增的、不會的地方反複記憶,搞不明白的問問學日語的同學。準備一個生詞本用來記錄不認識的單詞。由於看動漫的興趣的關係,再加上去過幾次日本,不知不覺中積累了不少詞匯句型,所以這個入門過程還算輕鬆,後來速度也漸漸提高到一天四、五課,大概用一個假期看完了標日初級的上下冊,也是對以前零散積累的日語知識進行了一次整理。
大三下學期開學後,一是擔心自學時間不夠,碰到困難的語法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二是對N2考試流程、提醒沒有什麼概念,希望得到一些正規的指導,於是報名參加了新東方的N2考試加強班。在開班之前本來打算先把標日中級看一看,但是因為學業和兼職等原因沒能實現,隻是用藍寶書把N2部分的語法簡單過了一遍。開班前有新東方的老師打電話來谘詢情況,還特別說明了強化班主要訓練應試策略、技巧等方麵,對基礎的語法知識可能不會做過多講解,所以一開始我還擔心自己跟不上進度。然而在正式上課之後很快便打消了這個疑慮。
課程按照考試項目分為詞匯語法、閱讀和聽力三部分,分別由三位老師講課。負責詞匯語法部分的是劉倩老師。由於自己認為這一部分最為薄弱,所以上課也格外用心。劉老師的課堂氛圍安靜舒適,很適合專心記錄、理解語法知識。而且並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隻訓練考試技巧而不再基礎知識上下功夫。每節語法課,劉老師都會按照分類將眾多知識點整理出來並一一講解,既提高了效率,又方便係統記憶與區分。課堂上進行的一些真題練習也極大地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可以說這一部分的學習對後來閱讀、聽力的提高,以及最後取得滿分的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
第二位認識的老師是負責聽力部分的唐鶴英老師,唐老師的課堂非常輕鬆愉快,塑造一種與學生的親近感,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參與進來,更適合聽力這種需要交互的科目。課程內容也是按照考試題型分類、然後由淺入深,一邊培養學生的信心,一邊提高學生的能力,必要時也會整理相關的語法知識等重點講解。每節課前,還會以接龍的形式訓練大家對數字、日期的熟練度,以及對聽力常見詞匯的積累,比如動物、蔬菜、水果、學校相關內容等,從全方位提高聽力能力。
最後見到是負責閱讀部分的孫曉傑老師。孫老師的課堂氛圍嚴謹認真,適合集中精力快速處理大量信息的閱讀科目。孫老師的課程從考試題型入手,注重從日本人的思維以及常見句式、副詞出發分析文章結構,從而加快答題速度、提高對作者意圖理解的準確性。據說閱讀是提高最快的科目,在基礎過關的情況下,隻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很容易做到又快又好,取得高分,經過親身體驗後發現的確如此。在課間,三位老師都會準備一些日語視頻,既調節了氣氛,也讓大家從更多角度了解日本文化,習慣日本人使用日語的方式,對日語的學習大有益處。
我並不是那種特別勤奮的學生,在備考階段除了新東方老師的講義和作業意外也幾乎沒進行過更多的自主練習,但是在三位老師係統的指導下,我的日語水品有了顯著的提升,也是我日後能夠取得好成績的決定性因素。
關於考試的現場發揮與心態問題,這是我不太擔心的一點,畢竟做了那麼多年學生,經曆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考試,我想大家也都和我差不多。雖然之前老師會對每種題型給出一個建議的完成時間,但是其實沒必要太去在意,按照自己的步調穩紮穩打就好,既不需要掐表趕時間而匆忙答題,也不需要擔心做的太快不夠準確而去反複檢查。對於沒有把握的題,永遠隻相信第一感覺,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聽力部分,因為隻有一次機會,所以要全神貫注,然而總會有聽不懂的情況,這時不要強迫自己回想聽力內容,哪怕隻是根據語境、語調來猜測對話內容也要及時作答,切不可耽誤下一道題,否則就是惡性循環。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是很幸運的,當然不是指蒙題的正確率。首先,我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相符合,讓我有了可能比一般日語學習者更多而且更積極的積累機會,雖然是些零散且不準確的知識,但是對後來日語水平的迅速提升有著不小的作用。另一方麵是認識了新東方三位優秀的老師,她們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學科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已有的知識整合、將新的知識係統傳授,並針對考試進行優化、訓練技巧,最終幫助我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謝!
(責任編輯:尚宏)
新東方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北京新東方網https://bj.xdf.cn/
最後更新:2017-01-01 16: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