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搜狐
環保部原則通過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
9月19日從環保部獲悉,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18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審核意見、各省(區、市)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和《放射性廢物的分類》。
會議指出,開展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評選,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的平台載體和典型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下一步,要做好四個方麵工作:一是嚴格審查監控。以嚴格嚴肅的態度開展審核,繼續優化創建指標,體現東中西部分類指導思想。定期開展評估,利用環境監測網絡掌握創建地區環境質量狀況,利用天地一體化的監控平台掌握創建地區生態狀況,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管理信息係統全麵監控創建地區指標變化情況。二是注重激勵與約束並舉。對創建成功地區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工程等方麵給予政策、項目、資金扶持,同時對環境質量明顯下降、未完成年度環境質量目標、發生重大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或生態破壞事件以及指標反彈的地區,及時警告或撤銷稱號。三是努力提升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社會影響力,抓好經驗總結,開展多方宣傳,樹立先進典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四是做好銜接協調。既要與生態省市縣建設等工作相銜接,又要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工作相協調,積極參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工作。
會議強調,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是對環境質量和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約束性指標的分解落實,是推進汙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要盡快按照規定程序,向各省(區、市)下達指標計劃。認真紮實開展指標考核工作,做好與《大氣十條》《水十條》的銜接,同時加強對約束性指標的日常管理,加快安排部署並開展年度考核工作,指導各地加大指標落實力度,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會議認為,放射性廢物分類是放射性廢物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放射性廢物的分類》從我國放射性廢物管理實際需求出發,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最新的放射性廢物分類安全導則為藍本,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總體合理可行,原則通過。後續要做好四方麵工作。一是加強放射性廢物管理。核能和核技術利用發展要解決好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這兩個重要問題,不能偏廢。二是貫徹新頒布的核安全法,盡快製定出台放射性廢物管理相關配套文件,加快完善放射性廢物管理的標準體係。三是抓好文件出台後的宣貫、解讀工作。《放射性廢物的分類》體現了國際放射性廢物管理的新理念,是我國放射性廢物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進展。四是進一步梳理核與輻射安全相關法規標準體係。堅持行之有效的經驗,處理好與環境保護法規標準體係之間的關係。
最後更新:2017-09-19 1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