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搜狐
誰還記得兩年前樂視大戰中被嘲笑的劉姝威?

唯有時間才能證明誰對誰錯。《笑傲江湖》中有個情節,華山派丟了《紫霞秘籍》,掌門人嶽不群誣蔑大弟子令狐衝偷了,加之種種線索指向令狐衝,連令狐衝最在意的小師妹嶽靈珊也起了疑心。直至二弟子勞德諾被發現是嵩山派的奸細後才洗清令狐衝的罪名。當全國的樂視債主們期待賈躍亭回國時,網友想起兩年多前的一場大戰,想起挺身而出的劉姝威。
劉姝威兩年多前孤身大戰樂視
劉姝威在2015年6月17日在微博發表的一篇文章《嚴格控製上市公司實際控製人減持套現》,為保證文章的準確性,在此我們引用文章的主要內容:
2015年6月1日樂視網(股票代碼:300104)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賈躍亭減持1751萬股,交易均價68.50元,套現金額約12億元(1,199,435,000元),6月3日賈廷躍又減持1773.03萬股,套現金額約13億元(1,300,162,899元),三天之內賈廷躍連續兩次合計減持約3524萬股(35,240,300),套現金額合計約25億元(2,499,597,899元).(見下表)
如果上市公司經濟狀況良好,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不會減持股票,每年的股票分紅足以讓他們擁有足夠的現金。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肩負著為廣大投資者創造利潤的重任。如果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連續大幅度減持股票,套現,我們隻能判斷:公司的持續經營狀況出現了問題。
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減持套現將對投資者造成很大的風險。證監會應該嚴格控製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減持套現,應該規定: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總經理減持套現必須提前一個月公示,公示一個月後,才能減持套現。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投資者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應該減持該公司股票。
微博文章出來之後,引起巨大反響;劉姝威在網絡上遭到了幾乎一邊倒的攻擊,甚至人身攻擊,基金君翻出當時的文章,網友評論不堪入目。劉姝威被激怒下“戰書”,於當年6月23日發表《樂視網分析報告》;6月28日發表《樂視網涉嫌違規隱瞞公司盈虧信息》。
《樂視網分析報告》主要觀點為:
1、樂視網的董事會和高管人員專業和學曆構成,不足以支撐現有的業務;
2、樂視網的盈利能力出現了下滑,生態體係已經出現問題,燒錢模式不能持續;
3、樂視網的內容生態難以收回成本並產生利潤;
4、靠講故事,不講回報,大股東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任意減持套現巨額資金是不可持續的。
劉姝威直接在《樂視網涉嫌違規隱瞞公司盈虧信息》中點明賈躍亭不看好樂視網的前景;“作為樂視網的實際控製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賈躍亭掌握樂視網的經營決策權和完整的公司信息。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風險較高;債券的收益是固定的,風險較低。賈躍亭將大量的高風險資產(樂視網股權)轉化為低風險資產(樂視網債權),不知是否意味著賈躍亭自己不看好樂視網的發展前景?”
劉姝威的係列文章發表後,各路大V、媒體人輪番在微博、朋友圈等平台反擊劉姝威,說劉姝威不懂新興產業,沒有互聯網思維。時間過去兩年多了,若幹大V已刪除當時叫板劉姝威的言論;基金君搜索發現了一些殘留,分別截圖如下: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江濤2015年6月22日在博客《樂視不是藍田》中說賈躍亭的減持“似乎是明智之舉”。
媒體人遲宇宙6月24日也寫博客反擊劉姝威,博文中直指劉姝威“對樂視網的分析報告,確實大失水準,甚至有可能被認為充斥著情緒宣泄。”
知名媒體人餘德在朋友圈中說“燒錢是互聯網經濟特色,旨在放長線釣大魚,不值一駁”,稱劉姝威“該是打眼了”。
還有一些如下評論:
自媒體人信海光:
當劉姝威說要捅破樂視神話的時候,聽眾還是蠻期待的,但今晚劉姝威的文章終於發布出來,卻完全不是預料中的樣子,內容平平,隻能用“沒有什麼”來形容--至少我周圍的幾乎所有人都這麼說。有朋友評論說,讀了劉姝威的報告,樂視哭的心都有了,躲在地洞裏等轟炸,結果等來三張二。。。。。。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大概是因為盡管劉姝威的良知和勇氣仍在,但她分析互聯網公司的專業知識卻沒跟上世界前進的腳步,她指出了一些問題,但基本上還是拿看傳統企業視角來分析模式創新的互聯網公司,以舊理論來衡量新事物,而且她多半沒有用過樂視超級電視。否則怎麼會拿摩爾定律去衡量電視業呢。
劉姝威還質疑了樂視網實施“通過銷售樂視TV,擴大用戶規模”的“燒錢”模式,問樂視網的投資者們是否願意為樂視網“燒錢”繼續提供資金?在國內外,被“燒錢”模式燒死的公司已經不少了。
但事實是,在互聯網業,資本對公司為了追求長遠價值而付出的容忍度與傳統行業是遠遠不同的,不止是樂視,其實太多互聯網公司都對盈利問題“漠不關心”,與高速擴張相比,在盈利問題上,大家都是“慢性子”。美國的亞馬遜虧損了七年,中國的京東到現在已經10年了還沒盈利,去哪兒網創立10年上市2年也沒盈利,而且根本不打算近期盈利,在互聯網的世界裏,資本需要的邏輯是不一樣的,這已眾所周知,不需要質疑了。
以下再轉發一些來自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評論:
“樂視和藍田最大的不同是,劉姝威看明白了藍田造假,但沒看明白樂視在幹什麼”
——陳雪頻
想講一個亞馬遜的估值故事……是的,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土鱉”互聯網公司正在做成更大的格局。他們坐不住了,要紮堆回來
——周健工
“萬眾期待之中,劉姝威教授發布了《樂視研究報告》,可惜是個啞彈……現在是賈躍亭們的天下,也是我們的天下。主角、話語權都在進行巨大的遷移——抵抗是沒有用的”
——王冠雄
賈躍亭一周前被列入“老賴”名單
兩年多前,賈躍亭還是賈布斯時,極力自證減持的合理性時,會想到自己成為老賴嗎?
據多方媒體報道,樂視控股、樂視移動已於 9 月 7 日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名單。據稱,這兩家樂視係公司在兩起訴訟中未履行償還義務的金額,合計1. 07 億元。
央視新聞周六報道還原了樂視兩家公司上失信黑名單的經過。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8日,案發時法定代表人為賈躍亭,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賈躍民,公司成立於2014年5月6日。兩家公司均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名單。
相關資料表明,“ 409 號”案件涉及樂視控股。該法院公布的信息顯示,法院判決樂視控股需償還涉案金額5008. 71萬元,但樂視控股未履行。同時,法院裁定“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通俗來講,即“有償還能力但不想還錢”。
另一項“ 325 號”案件的當事公司為樂視控股與樂視移動。經法院判定,兩家公司在該起訴訟中需償還的金額為5716. 47萬元。和前一案件情況一致,這兩家公司也采取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行為。
根據最高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樂視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單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將被限製高消費。被限製高消費後,失信被執行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不得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以及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G字頭動車組全部座位……
簡而言之,兩起案件的涉案主體之一賈躍亭後期將不能就經營活動等向銀行等相關機構貸款,或者向政府取得扶持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被法院列入“老賴”名單的相關人士,也會被限製出入境。活在“下周回國賈躍亭”故事中的男主角,回國時間也就更難待定了。
樂視控股周六確認賈躍亭現身香港
媒體報道賈躍亭被列入“老賴”名單三天後,“下周回國”男主角周六卻高調現身香港。
周六下午,據澎湃、財新多家媒體報道,賈躍亭周六現身香港某茶餐廳,多位網友在茶餐廳碰到賈躍亭,並與其合照。合照流出不久後,樂視控股證實此消息,相關負責人表示:“樂視控股剛剛獲悉賈總到香港的消息。據了解,此次賈總到香港主要有兩件事情,一個是全力解決樂視非上市體係債務問題,進一步推進落實方案;另一個是為汽車業務尤其是FF的融資會見投資人,進行談判。”
但是,被列入“老賴”名單的賈躍亭還能回到大陸還債嗎?
(原標題:誰還記得兩年前樂視大戰中被嘲笑的劉姝威?)
最後更新:2017-09-17 1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