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福建:光伏發電實現扶貧、環保“雙贏”

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高效、無汙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福建省多地依托光伏發電項目,不僅帶動了群眾致富,而且優化了能源結構,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作為光伏扶貧第一批試點項目,我們投入25萬元,安裝了30千瓦的光伏發電,月平均發電量3500度,月收入達3000多元,過幾年我們就可以回本收益了。”南平市鬆溪縣董坑村黨支部負責人算了一筆賬。

董坑村是鬆溪縣依靠光伏發電項目進行扶貧的村之一。據鬆溪供電公司介紹,鬆溪縣在多個村集體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係統,並對貧困村光伏項目建設規模高於30千瓦的給予財政補助每村30萬元,低於30千瓦的每村補助25萬元。

光伏發電能使貧困村獲得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龍岩市武平縣岩前鎮的光伏電站是福建省“光伏發電+現代農業”新型扶貧發展模式示範點。據武平供電公司介紹,這一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將建成裝機容量30兆瓦的光伏電站,第一期光伏電項目就將帶來每年約1200多萬元的收益。

同時,相比火力發電,這一電站每年相當於節約了4132噸燃煤,減少了3427噸碳粉塵以及378噸二氧化硫等汙染物的排放,大大優化了能源結構。

此外,三明市尤溪縣最大的低壓接入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日前在尤溪縣八字橋鄉並網發電。據尤溪供電公司負責人介紹,這一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130萬元,裝機容量200千瓦,年發電量約50多萬度,每年將給八字橋鄉創造經濟效益30多萬元,為精準扶貧找到了一個可持續、各方共贏的新路徑。

“通過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每戶人家都將成為微型太陽能電站。村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並將多餘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國電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發電扶貧充分利用太陽能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不僅可以產生穩定的收益,而且有利於推進節能減排,實現扶貧、環保“雙贏”。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4:52

  上一篇:go 招商策略:漲價效應擴散 關注維生素及部分漲價潛力較大的化工品
  下一篇:go 昔日股王的隕落:股價較最高時跌去9成 業績預虧實控人違規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