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自主招生6大誤區家長中招了嗎

  “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一般,能參加自招嗎?”,“現在才高二,談自招會不會太早了呀?”,“孩子沒參加什麼比賽,沒有什麼獎項,參加自招過得了嗎?”,幾乎每天,我們零點高三的老師都會聽到這些來自廣大家長的疑問,這也是眾多高中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家長對於自招有很多誤區,今天小編就把這些整理出來,各位家長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也希望各位家長能走出誤區,對自招有一個正確全麵的認識。

  誤區一:

  隻有成績特別好的孩子才能參加自招

  很多家長都認為自招是那種成績特別拔尖的孩子報考的,其實不然,對於那些孩子來說,自招隻是錦上添花,而如果你的孩子隻是比一本線高一點點,或者在一本線左右,那自招無疑是雪中送炭,雖然成績不是特別優異,但你可以通過特長優勢、個人魅力、談吐風格等各方麵征服麵試官,拿到加分的優惠。

  誤區二:

  參加自招一定要全麵發展

  很多家長認為參加自招一定要孩子全麵發展,所以在寫自薦信時往往要求把孩子寫的各方麵都非常優秀,通篇的溢美之詞,其實這就是對自招的定位不準,說白了自招就是一個為偏才開通的渠道,高校看重的是孩子在某一方麵的能力,而且曆來那些成功人士,科研人才,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專項裏做的非常出色,並沒有麵麵俱到,其實招生老師希望看到能正視自己缺點的人,當你把孩子誇得太完美時,隻會讓招生老師覺得乏味、毫無特色。

  誤區三:

  等到高三再準備自招

  很多家長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參加自招,往往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非常忙亂,其實自招要經過初審、複試、報誌願等,提前準備資料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流程,所以有自招意向的應該在高二時就提前準備,這樣到高三才能遊刃有餘。

  誤區四:

  自招招生少,幾率不大

  每年自招人數差不多都是高校招生數的5%,的確不高,但參加自招對孩子來說是多一份保障,不要想到機會低就拒絕,而且現在自招也不影響高考,完全可以一試,為孩子多爭取一個機會。

  誤區五:

  沒有獎項自招肯定不行

  很多家長認為參加自招的孩子都應該是獲得了很多比賽獎項的,自己孩子沒有這種獲獎經曆往往就放棄了,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獎項固然重要,但每年還是有很多自招成功的孩子都沒有什麼獲獎經曆,他們或是專業性強,個人規劃與學校高度符合,或者極具特色的人格風格等等,所以不要無獎項不自招。

  誤區六:

  自招要耽誤孩子高考

  其實每年自招都是在考家長,因為孩子隻需要在高考過後去參加初試、複試這些就夠了,前期繁瑣的資料準備流程都是交給家長的,家長來替孩子爭取這個加分的機會,所以完全不會耽誤孩子高考,也不會影響複習什麼的。

  (責任編輯:陳方乙)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9

  上一篇:go 2016香港大學招生共攬3名狀元
  下一篇:go 高中英語語法頻度副詞用法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