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搜狐
A股上市公司停牌有多“任性” 三大特點說明問題
8月11日,上證所就201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信披違規紀律處分工作答記者問,其中提到要嚴格規範上市公司不當停牌行為。上市公司股票停複牌,與投資者交易權和市場流動性密切相關,上市公司應當審慎行使該項權力。
自證監會表態強化對上市公司停複牌的一線監管後,相關部門已有所行動,近日已有多家公司收到了相關函件。早在之前,MSCI發布意見征詢幻燈片,提議一旦某隻證券停牌時間達到50天,不論停牌理由為何,都應將其剔除,至少未來12個月內,都不會將其納入到指數中。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停牌的數量占比是港股市場的兩倍以上。而家數多、時間長、沒有明確時間表是上市公司停牌的三大特點。上市公司任性停牌背後,是投資者的被迫“買單”。
上市公司停牌“三大特點”
據了解,A股市場上“隨意停、籠統說”的“老毛病”由來已久。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的停牌特征基本上有三個,一個是家數多,二是時間偏長,三是重大資產重組是主因,且無明確時間表。
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大麵積股票停牌後,2016年中國監管層曾經對停牌製度做過升級,隨後上市公司的停牌占比有所下降,不過盡管如此,仍然明顯高於境外市場。
截至目前,兩市一共有238家上市公司處於停牌狀態之中,在A股的3328家公司中占到了7.15%。同期,在港股市場上,停牌的公司家數僅僅為69家,在2089家公司中,占比僅為3.3%。可見,A股公司的停牌家數已經“大幅領先”港股市場。
在A股的停牌公司中,有114家為中小板公司,50家為創業板公司,74家公司為主板公司。其中,有10家為生物醫藥行業公司,10家為通信行業公司,15家為計算機行業公司,22家為機械設備行業公司,26家為化工行業公司。
此外,A股市場上的公司停牌也以“時間漫長”為顯著特征。其中,*ST新億(600145.SH)的停牌天數竟然達到了412天,*ST華澤的停牌天數達到了357天,中環股份的停牌天數達到了319天,此外,包括中房股份、深深房A、沙鋼股份等在內的多家公司的停牌天數超過了200天,更是有42家公司的停牌天數超過了100天,如此大麵積、長時間的停牌,在境外市場鮮少見到。
在這停牌的238家公司中,有179家公司的停牌理由是“重大資產重組”,占到了75.21%,占到了停牌理由的大多數。具體到停牌細節的時候,上市公司也往往說法籠統,而且往往沒有停牌時間表,很多時候會讓投資人覺得“摸不著頭腦”。
盡管與過去幾年相比,A股停牌製度在信息披露、細化停複牌、申請延期複牌相關要求和引入內部決策機製等方麵都取得了相當的進步,但對於重大資產、股份發行、公司購買和出售重要資產等事項給予的停牌時限相對較長,一般達到5個交易日~6個月的時間,不過仍然有公司由於重組事項複雜等因素,一旦停起牌來,相當“任性”,複牌遙遙無期。
停牌時間最長的則是*ST新億,從2015年12月7日開始停牌至今,公司累計停牌天數達412天,公司停牌原為刊登重要事項,目前的交易狀態為連續停牌。
其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擬遴選優質資產進行並購,或適時注入關聯方或第三方的現代農業、大消費、物聯網或礦產等各類型優質資產,此事項尚在商務談判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這說明,*ST新億何時複牌仍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ST華澤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已經停牌357天,也未有複牌時間表。一方麵是公司實際控製人對資金久拖不還,另一方麵則是以非標審計未完成為理由,從2016年2月29日至今一直處於停牌狀態之中。而且*ST華澤也是麻煩不斷,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控股股東也同時收到來自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任性”停牌背後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任性停牌,還是無期限停牌,其負麵效應都是不可忽視的。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麵,這類停牌剝奪了投資者的交易權,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秩序,屬於“侵權行為”;另一方麵,任性停牌的背景下,因為股票停止交易,相關指數往往處於失真的狀態。
川財證券認為,“任性停牌”本質上是資本市場炒作重組概念下的製度濫用。上市公司“任性停牌”的動機無非避險和逐利兩點,而利用所謂的“忽悠式重組”既可以避開短期內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又能夠抬高市場預期,為大股東減持套現創造機會,自然成了推動停牌現象長期存在的原因。
事實上,成熟經濟體的證券市場基本都盡可能保障交易的連續性,第一時間複牌的原則,停牌時限大都在2個小時到2個交易日之間,而且交易所有權駁回上市公司的停牌請求或者強製複牌。
東北證券分析師付立春認為:“A股市場的停牌製度仍需進一步完善,停牌時機、時長、原因等應更全麵、更明確,另外還要建立申請停牌前管理細則,對停牌中的行為監控,對不規範甚至長期惡意停牌進行嚴厲的處罰。”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停牌製度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很多重要市場基礎製度息息相關。由於市場監管框架仍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機構投資者力量相對薄弱,A股的停牌製度仍處於重點保障信息對稱性的階段。
該公司預計,未來監管部門仍將主要從收緊停牌時間限製的角度來治理長期停牌問題,具體措施可能包括收緊停牌條件、縮短停牌時間、明確停牌時間表、設立懲罰製度等。在市場影響方麵,預計上述政策走向對股市短期衝擊有限,中長期則將有助於二級市場價值重估。
(原標題:A股上市公司停牌有多“任性” 三大特點說明問題)
最後更新:2017-08-14 06: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