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搜狐
vivo加速前進征途漫漫:vivo x20進軍全麵屏隻是第一步
在中國,商業始終是“欠發達”,做到“百年老店”少之又少。這反而給了“入侵者”以機會。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也是商業競爭的真諦所在。
隨著科學技術加速迭進,技術創新帶來的這種“入侵”行為越來越快,後來者往往以其“先人一步”的神速,超越前輩企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無限可能。
此篇文章就是基於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探討國產智能手機的發展格局,並以vivo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以全麵屏手機技術為重點,深入分析vivo在智能手機中的推動作用,以及分析其後發優勢與該彌補的短板。
華為小米vivo和OPPO“四小花旦”業已形成
在機行業,昔日的“中華酷聯”的“四小龍”,如今被華為、小米、vivo和OPPO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四小花旦”。
但這“四小花旦”之外,總有攪局者。先是來勢洶洶的“東半球最好用的”錘子手機,後來是“為手機界添堵”的360手機,以及以“生態化還”的樂視手機,但唯未有一個能夠改變“舊有格局”,新局勢遙遙無期。
華為與小米不用說,已居國產手機一二。其中華為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從技術積累到市場規模擴張,從手機保有量到用戶口碑,華為在國產中目前處於“與世無爭”的地位。而小米在經曆了2年的觸底之後開始反彈,其勢頭有一無兩。
反而vivo和OPPO給人無限遐想,作為線下銷量佼佼者,基礎良好,其後勁強,提速快。相對於魅族、金立這些廠商,vivo和OPPO不僅僅在營銷上具有優勢,其技術、用戶、品牌沉澱無可比擬。
vivo手機處於國產手機中什麼地位?
在國產手機中,vivo的嚐試可圈可點,率先在國內推出四曲麵屏手機Xplay 6、前置2000萬柔光雙攝技術、屏幕下指紋識別等前沿科技,獲得了用戶和業界的好評。
在市場規模上,vivo手機進入國產前三強。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vivo的發貨量同比暴增了400%,占據全球2%的市場份額,其品牌數字資產躍升至第6名,2年時間上升13位。
足見,2015年以來,vivo手機的增長勢頭強勢。據IHSTechnology的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中,vivo超越三星,與小米、華為成為新的國產手機新三強。
而據GFK 發布的7月數據顯示,在1500-2000元段上,vivo則占據了16.8%的份額;在1000-3000元價格段,vivo的排位已站穩,並在2500-3000元價位段處於領先地位。
毫無疑問,vivo是繼華為、小米之後的現象級的國產手機。其市場規模、用戶數量以及品牌認知度,已經可以匹敵華為、小米,甚至在某些方麵超越了前兩者。
vivo手機的短板又在哪裏?
綜觀智能手機的蘋果、三星、華為和小米,能夠支撐它們“勇往直前”的依然是技術,特別是創新技術,獨一無二的技術。舉其一點,處理器是這四家手機廠商的殺手鐧。
而vivo在這方便還很欠缺。vivo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高通驍龍、聯發科、三星等提供的處理器。另外vivo的屏幕依然主要靠三星和夏普提供,特別是曲麵屏,嚴重依靠競爭對手。
除了以上這些外,在深度優化安卓係統方麵,vivo似乎還做得不夠,沒有華為、小米在係統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至少在用戶認知度上,還沒有確立vivo Funtouch OS的品牌地位。
總結起來,vivo的短板主要在處理器、屏幕和係統上。這是羈絆vivo後期發力的重要因素。因此,vivo在未來還有很多路程要走。
vivo加速前進征途漫漫:進軍全麵屏隻是第一步
當然,作為線下銷售的佼佼者,vivo也有很多優勢,比如海量的用戶基礎、充足的收入來源、完善的銷售渠道以及人才技術籌備。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是,科技永遠沒有盡頭。在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橫亙在麵前,vivo的征途漫漫,vivo x20進軍全麵屏隻是第一步,隻是搶占即時市場的單品而已。
智能手機的真正未來是圍繞手機而建立起來的強大生態鏈,從硬件到軟件,從軟件到內容,從內容到服務,都將是智能手機增值的空間。因此,vivo急需要打造自己的生態鏈,否則可能由於缺乏後勁而難以提速。
最後更新:2017-09-06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