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搜狐
電商向線下滲透 實體店借力互聯網科技謀升級
2017上海國際商業年會近日舉行,第一財經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在實體零售越發麵臨競爭壓力時,實體零售業者並未停下擴張腳步,而是更多地向多樣化門店發展,並且借助大數據、新科技等手段進行轉型升級。與此同時,電商在反向往線下滲透。
艾瑞谘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網絡經濟報告》顯示,去年中國網絡經濟營收規模達到14707億元,同比增長28.5%。其中,PC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為6799.5億元,移動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為7907.4億元;電商營收規模8946.2億元,占比超過60%。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顯示,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5萬億美元,美國、日本和中國在這個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根據各大線下商超企業公布的財報,今年第二季度,京東超市在銷售額及增速方麵均超過線下超市。京東超市的多個品類市場份額已經是全渠道或線上的第一,是數十個知名快消品牌的全渠道最大零售商。京東超市年初公佈的“雙百億俱樂部”計劃亦有望提前完成,寶潔、花王、惠氏、達能、五糧液、三隻鬆鼠、百草味等多個品牌今年的銷售額已突破10億,超過100個品牌銷售額過億。“雙百億俱樂部”計劃到今年年底讓至少10個品牌銷售額過10億,至少100個品牌銷售額過1億。
在此背景下,不少實體零售商的競爭壓力加大,於是步步高、大潤發等業者紛紛涉足電商,然而實體零售商觸電還是存在理念、品類和營銷等多方麵與電商不同之處。於是一些零售商開始向多樣化門店、多種體驗式服務轉型,並結合科技手段來升級門店,與電商差異化競爭。家樂福、沃爾瑪等都在向緊湊型門店轉型,以控製成本並靈活化發展。
家樂福中國副總裁兼全國購物商廈總監Frank Chan表示:“家樂福進入中國已經有20多年時間了,有超過231個大型超市,我們現在正在發展家樂福便利店,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可達60家。傳統的超市一般是7000-10000平方米,現在我們在改變,我們把4家門店變成了緊湊型模式5000平方米的店,我們今年會有所加速這類門店發展。在中國零售業境況變化速度非常快,現在的情況和5年前,甚至是1年前完全不一樣,我們麵臨的挑戰很大,特別是傳統的實體店,當然包括電商對我們的衝擊也很大,我們必須要適應,不斷的改變,才可以在中國市場繼續運營下去。”
向體驗店和其他附加服務方向轉型則是另一些升級方向。
聯合利華全球商業開發總監Neil Roberts表示,其已經在全球試水體驗店,即短期開的一些門店,比如夢龍店,其在中國今年開了三家,全球有22家。在巴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德芙店。“有一些快閃店,我們要去了解它的內涵,它的生態係統,從線上、線下兩者結合,提供非常獨特的體驗。我們現在要看到社交媒體的作用,很多的客戶在社交媒體上會進行分享。”Neil Roberts說。
此外,百聯集團則在日前推出體驗式的買手店,在動線設計和貨品陳列方麵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感,以此吸引客流。此前百聯也開設過突出進口商品和體驗感消費的中型店RISO.
永輝超市則是在大力拓展“超級物種”、“永輝生活o2o會員店”等新業態的同時,配合發展了永輝金融的業務。永輝金融CEO徐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永輝金融看好線下零售企業這一輪以全新客戶體驗,機器視覺分析,生物識別和移動支付技術為核心的創新和轉型,永輝金融也因此圍繞著線下流通和零售產業,自主研發了一係列的移動智能金融產品,比如惠開店就是麵對全線下零售企業的開店融資產品,目前除了對永輝超市的會員店和超級物種店提供服務外,也對外部零售門店開放服務。惠商超是麵對全線下商超體係的供應商,基於一套流通和零售的量化交易模型,讓供應商實時回收貨款,優化資金效率,提升利潤。
波士頓谘詢公司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王佳茜指出,以上海為例,體驗型業態增長速度非常快,這既有商家策略變化帶來的結果,同時也是消費者個人消費取向造成的變化。非體驗式業態的服飾行業從5年兩位數的增長,在過去幾年慢慢下降進入一個單位數的增長區間。
“除了體驗之外,科技、大數據也是讓實體商業升級的重要手段。通過係統平台,對於客流運營和商圈進行洞察,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得出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後可以促進實體零售商改善貨品管理和銷售方向。還有RFID、雲ERP等都可以幫助實體零售商升級。”騰雲天下TalkingData地產行業總經理王可青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公開信息顯示,步步高一年成交數達3億筆,進店成交顧客覆蓋超過5000萬人,CRM係統裏沉澱的會員有2000萬,這就需要借助大數據統計和分析,給出精準營銷方案,隨時調整零售商策略。如果缺乏科技係統平台的分析,則浪費了其顧客大數據,也難以抓取到顧客的精準消費需求。
在實體零售商接力互聯網科技的同時,科技、互聯網企業則在向線下滲透。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用互聯網思維,能用電商的技術做線上線下聯動的新零售嗎?為什麼我們的零售隻能在網上做,不能用同樣的效率在線下做呢?去年2月我們開始試點小米之家,我們冒著關門的決心來開小米之家的。因為大家跟我談的是房租很貴、人工很貴,總之各項成本很貴。結果試了一下發現遠比想象的好很多,小米在線下也非常受歡迎,我們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已經開了179家,在未來三年我們計劃開到1000家,未來三年的一二線城市基本都覆蓋小米之家。”
阿裏巴巴零售通日前宣布其覆蓋的零售小店數量突破50萬家,計劃在未來一年覆蓋100萬家零售小店,並推出了零售通線下項目——天貓小店。零售通是阿裏巴巴針對線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站式進貨平台,為社區零售小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業務、店鋪管理等服務。
“以前大家都覺得線上和線下是絕對的競爭關係,但其實線上需要線下的落地,實體也需要線上平台和科技的轉型升級,這是一種互相滲透和合作的過程。線上和線下的打通可以拚裝客戶的完整畫像,精準營銷。實體商業加互聯網是未來發展趨勢。”王可青認為。
(原標題:電商向線下滲透 實體店借力互聯網科技謀升級)
最後更新:2017-09-03 22: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