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5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量子信息和類腦智能納入“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

近日,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著眼於更長遠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建未來我國科技發展製高點,組織若幹項基礎研究類重大科技項目,其中列出兩大項目:一是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二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這兩個領域,一方麵是基礎研究的熱門學科,也跟當下的熱門產業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息息相關,讓產業界充滿期待。

量子信息搶占製高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量子信息技術的兩大主流應用,主要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上述《規劃》對此的定位是,奠定我國在新一輪信息技術國際競爭中的科技基礎和優勢方向。

《規劃》稱,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麵,向多用戶聯網的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率先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建設超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網,開展星地量子通信係統研究,構建完整的空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體係,與經典通信網絡實現無縫鏈接。

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研究解決大尺度量子係統的效率問題,實現量子信息的調製、存儲、傳輸和計算,最終實現可實用化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從全球的研究進展情況來看,中國此前主攻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發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6年“京滬幹線”建成了國內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

2017年5月初,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宣布,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將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中國量子信息的發展情況,九州量子董事長鄭韶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於國家方麵的重視,目前在量子通信領域出現歐、美、中、日交替領先的現象。中國政府投入較大,在應用領域和產業化方麵做得不錯。特別是在量子通信輸出技術和量子工業布局上因為國家重視,中國企業發展動力更足,產業運營也比較好,處於領先地位。

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方麵,近年來中國的一些企業也把量子計算納入到發展方向上來,在基礎研發上爭取不被落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阿裏雲采訪獲悉,中科大和阿裏巴巴在2016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阿裏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雙方還宣布研製量子計算機計劃。

地方政府方麵,量子信息發展較受關注的安徽省,已把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建設作為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安徽方麵稱,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是重中之重。

中國腦科學計劃

除了量子信息以外,《規劃》中提到的另一基礎研究類重大科技項目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腦科學近年已成為全世界科學研究的熱點。經過近3年的醞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國腦計劃,在2016年被“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為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工程之一。

腦科學研究的應用目前來看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另一大應用方向就是“類腦智能”,也就是時下資本圈很熱的人工智能。

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項目實施方案編製已經開始,預計兩年內將會啟動實施。

在這項涉及基礎研究的最新規劃中,主要圍繞腦與認知、腦機智能和腦的健康三個核心問題,統籌安排腦科學的基礎研究、轉化應用和相關產業發展,形成“一體兩翼”的布局,並搭建關鍵技術平台。

其中提到,發展類腦計算理論,研發類腦智能係統(模仿腦)。基於對腦認知功能的網絡結構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研究具有更高智能的機器和信息處理技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腦科學研究已成大國必爭之地,美國是最早決定實施“腦計劃”的國家。早在2013年4月,白宮就公布了“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歐盟和日本也在2013年、2014年相繼發布各自的“腦計劃”。

為解開大腦謎團,搶占創新製高點,目前北京和上海均已啟動“腦科學與類腦智能”地區性計劃,開始資助相關研究項目,上海市政府已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列為重大科技項目,成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一個重要舉措,2014年開始,包括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也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腦計劃。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列入中國“十三五”基礎研究類重大科技項目,無疑讓神經學專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者再次振奮。

(原標題:量子信息和類腦智能納入“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

最後更新:2017-06-18 01:01:20

  上一篇:go 流動性六月“迎考”無憂 機構捕捉債市階段性交易機會
  下一篇:go 中國製造2025頂層設計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