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搜狐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路線:2030年國產化率力爭超70%
到2030年,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力爭全產業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核心關鍵技術國際引領,核心環節有1至3家世界龍頭企業,國產化率超過70%……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戰略發布會25日在京舉行。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如是描述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的“中國夢”。
第二屆國際第三代半導體創新創業大賽同日啟動。大賽圍繞第三代半導體裝備、材料、器件、工藝、封裝、應用及設計與仿真方麵的技術應用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等內容征集參賽項目。
第三代半導體是以氮化镓和碳化矽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技術在光電子、電力電子和射頻微波等領域器件性能的提升已經逼近材料的物理極限,難以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可持續發展,難以應對能源與環境麵臨的嚴峻挑戰,難以滿足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迫切需要發展新一代半導體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鄭有炓在發布會上說。
以通信產業為例,鄭有炓認為,氮化镓技術正助力5G移動通信在全球加速奔跑。“5G移動通信將從人與人通信拓展到萬物互聯。預計2025年全球將產生1000億的連接。”鄭有炓說,5G技術不僅需要超帶寬,更需要高速接入,低接入時延,低功耗和高可靠性以支持海量設備的互聯。氮化镓毫米波器件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效率和更低功耗。
吳玲表示,我國第三代半導體創新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處於重要窗口期。但目前仍麵臨多重困境:創新鏈不通,缺乏有能力落實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牽頭主體;缺乏體製機製創新的、開放的公共研發、服務及產業化中試平台;核心材料、器件原始創新能力薄弱。
專家建議,要依托聯盟建設小核心、大網絡、主平台、一體化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體係。
(原標題:第三代半導體的“中國夢”:力爭2030年全產業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最後更新:2017-06-27 08: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