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搜狐
降成本效果初现 银行理财收益大降
商业银行年中考核之后,市场资金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宽松,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却降幅明显。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今年1月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三家国有大行均有收益达到年化6%的理财产品,如今类似产品的最高收益却仅能达到年化4.8%;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在6月末曾经一度“破7”,而今收益能够达到年化5%的理财产品也已不多见。同时,市场上货币基金收益亦呈下降趋势,收益率普遍维持在年化4%。
“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回调折射出市场资金面有所好转。另外,监管的一系列调控和指导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工行相关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还可能略有回落,尤其是保本理财收益率将在低位徘徊。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理财针对客户的分类更加细化,量身定制已然成为趋势。部分城商行正通过这种分类,尝试以更精准的营销来契合客户需求。
监管防止同业空转
继6月份商业银行理财收益比拼之后,如今涨势明显后劲不足。
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在资金面改善传导至理财市场后,商业银行理财收益率在7月前三周已经连续掉头向下,回调趋势明显。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亦发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降幅很大,尤其是保本型理财。建行非保本理财收益率最高为年化4.7%,保本理财收益则在3.2%至3.65%区间徘徊。工行、中行与建行情况类似,但是今年1月之前,三家银行均推出过年化收益达到6%的产品。
实际上,银行理财收益率的调整在城商行中表现得更明显。6月末,城商行发行年化收益超过5%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甚至部分理财收益冲刺年化7%,多款保本型的理财预期收益可达年化4%以上。而今,年化收益能突破5%的产品已经不多,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超过4%的也已难觅踪迹。
据相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各类理财的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的降幅更大。以7月份第三周的市场情况为例,364家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2606个,平均年化收益率4.6%,其中,城商行发行的产品数量最多,达到了774个,南京银行居首位;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为494个;国有银行以发行306个理财产品位列第三,其中,建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135个。
从银行理财的标的看,目前市场上82.12%的理财产品含债权、利率、票据基础资产,10.59%的产品中有股票投资;投资标的含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5.04%;含信贷资产的位居第二,为4.74%。
“对于银行理财收益率,监管要求调降,这可能与降资金成本、防止同业空转相关。之前监管曾经提及,要查处用理财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行为,而一直上升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年中之前银行理财收益率已经连续涨了8周,考核后的调整也属必然。
此外,该人士还表示,银行表内理财收益率的下调也可能是监管担忧负债端的压力。一旦收益率过高传导至信贷资产端,那么企业的融资负担会更重。该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年化的利率也就是5%,银行理财收益率过高就会出现倒挂,会反过来推升企业融资利率。”
该人士向记者透露道,股份行发行银行理财收益率过高的曾有被监管约谈的情况,这也让更多银行不愿去触碰监管的“敏感神经”。
他认为,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率短期内还有下降的空间,8月下旬可能会出现稳步上升。“这要看市场的资金面。目前市场资金面有了一定的宽松,但到底会宽松到什么程度,暂时还不能确定。”
银行细分客户
对于银行理财客户的分类,多数银行可能分为普通客户和私行客户、老客户专属和新客户专属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杭州银行等部分城商行对这种客户的细分越来越多,包括小企业专属等,亦成为银行理财的一种趋势。
记者在杭州银行官网上了解到,在客户的分类栏目中,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小微业务是相对分开的。公司业务中涵盖了公司理财,零售业务中涵盖了私人理财,而小微业务中则涵盖了小微理财。
7月27日,杭州银行推出了5款固定期限理财产品,针对的客户仅为小企业。这5款产品收益率在年化3.9%至4.6%,起购门槛为5万元。另一款“金钱包”的理财属于灵便型理财,同样是小企业专属,归类在分保本收益浮动型,为T+0产品,单日单户限3000万元的赎回额度。
“大企业客户、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在资金量、收益要求、风险承受能力上均有所不同,针对特定客户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家城商行理财师告诉记者,银行信贷的产品化非常成熟了,理财上针对客户分类也在逐渐完善。
他认为,以企业理财为例,在行业的周期性、使用资金的时间和闲置资金的时间等方面更容易确定,而个人客户和私行客户则没有明显规律性。同时,个人客户和私人客户的收益率要求可能更明显,小企业客户则更在意资金风险。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重庆啤酒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斥资1亿元购买了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理财产品,该款理财产品的期限为91天,年化收益率仅为3.9%,与国内银行保本型理财的收益率相比亦不高。
但是,重庆啤酒称,银行理财业务并非以中长期投资为目的,只是针对流动资金出现银行账户资金短期闲置时,通过办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取得一定的理财收益,其账户资金以保障经营性收支为前提。
“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产品,以此来提升银行竞争力也是一种尝试。未来,银行还可能针对客户的行业、地区等属性来划分,这将与需求更加契合。”上述理财师如是说。
(原标题:降成本效果初现 银行理财收益大降)
最后更新:2017-07-29 14: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