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互金協會召開監管信息服務座談會 繼續推進信息披露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官網顯示,近日,互金協會召開了監管信息服務座談會。

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協會將在統計監測、信息披露、反欺詐等方麵繼續紮實推進相關工作,切實履行服務監管職責,他並強調了信息化服務對於支撐金融監管的重要意義。

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合規進程的重要一年,互金協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披露方麵,目前協會共接入互聯網金融機構99家,對接入網貸平台的交易總額、總筆數、逾期率、實際控製人以及年度審計報告均有所披露。

而針對網貸行業亂象,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發下的《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係統規範》征求意見稿、《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貸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征求意見稿,對網貸平台的銀行存管質量等問題提出進一步要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網絡欺詐形式更隱蔽,手段也更多樣。根據《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我國網絡欺詐導致的損失已達到GDP的0.63%,損失估計高達4687.2億元。

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布局反欺詐領域,建築各自的反欺詐防護盾。李東榮曾公開表示,要構建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體係,讓金融科技的風險看得清、防得住。

麵對目前國內比特幣與ICO的市場亂象和一些以“一元購”、“扶貧濟困、均富共生”為幌的詐騙情況,互金協會發布相關風險提示公告,幫助社會公眾正確了解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認識投資風險,提高防範意識,不被高利誘惑,提示投資人警惕所謂虛擬貨幣的投資風險並自覺抵製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李東榮表示,還要指引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金融價值觀,建立消費者保護和風險教育體係,讓消費者懂金融、知風險。

李東榮稱,金融科技在增強金融產品供給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的同時,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將大量的長尾人群納入服務半徑,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而在這些長尾人群中,大多數金融知識欠缺、風險意識不足、風險承受能力薄弱,消費者的保護和風險教育亟待加強。

“我們應該通過規範統一的信息披露、合同登記、風險提示等手段,去提高金融科技服務全流程的透明度,認真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的要求。”李東榮在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上表示。

此次監管信息服務座談會由協會秘書長陸書春主持,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天津和深圳等地金融管理部門和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代表與會,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員到會指導。

最後更新:2017-09-20 15:47:39

  上一篇:go 國債期貨收跌 十年期債1712合約跌0.06%
  下一篇:go 集邦谘詢:2018年智能手機搭載OLED麵板比例將突破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