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7月3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中國證券報 (專區)

債券通“北向通”上線試運行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2日發布聯合公告,決定批準兩地基礎設施機構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北向通”於7月3日上線試運行。

6月IPO否決率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已審核275家公司首發申請,37家被否,否決率13.45%,而2016年全年共計18家企業IPO被否,否決率為2.21%。其中,今年6月份共審核42家企業首發申請,否決10家,否決率為23.81%,遠高於5月份的14.06%.

公募規模突破10萬億 貨基上半年表現搶眼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規模突破10萬億,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規模占據“半壁江山”,行業“馬太效應”凸顯。價值型股票的良好表現成為帶動基金業績上升的主要原因。

複盤螺紋鋼期貨“多空大戰”

近期,螺紋鋼期貨迎來強勁反彈。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6月6日—6月30日期間,螺紋鋼期貨主力1710合約累計漲幅達12.5%。那麼,本輪螺紋鋼期貨上漲是否無跡可尋?各方資金是否已就短期漲勢達成了一致?

>>>點擊查看中國證券報更多精彩文章

上海證券報 (專區

央行市場操作更趨靈活 資金麵有驚無險跨過年中大關

上周,資金麵在平穩中跨過“年中大關”。這讓不少業內人士感慨,“說好的”資金價格高企、流動性緊張並未出現,市場利率反而穩中有降。

A股這半年:藍籌股高奏凱歌 題材股回天乏力

A股市場2017年上半年行情宣告收官。回顧上半年,指數表現似乎波瀾不驚,但在平靜的表象之下,市場風格的勐烈切換折射出市場參與者選股思路的全新變化。“分化”成為上半年市場最重要的關鍵詞。

半年報預約披露時間排定 “搶發”公司大多業績良好

從6月30日的股價走勢來看,那些半年報預約披露靠前的公司均有較好表現。其中,天馬科技一字漲停,另外預約披露在7月18日之前(包括該日)的九華旅遊康泰生物等7家公司當日股價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從中可見投資者對於此類先發半年報公司的追捧。其中的投資邏輯則是,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有“底氣”搶先披露半年報,其背後往往是以業績增長或高送轉預期作支撐。

紅旗連鎖控股股東因違法減持被罰600萬元

四川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總經理曹世如日前因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減持股份,被四川證監局作出責令改正、警告及6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點擊查看上海證券報更多精彩文章

證券時報(專區

券商上半年股權承銷費“落袋為安” 前五收入均超5億

今年上半年,A股發行“去庫存”加速,再融資規模收縮,券商投行股權承銷排行榜隨之洗牌。

海外股市上半年成績單:到處“漲聲”一片

一轉眼,2017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在這半年時間裏,股市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贏家”,油市則成了“大輸家”。其中,美股上半年表現搶眼,納斯達克指數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好表現。

18家公司被強製摘牌 新三板市場淨化持續升級

在新三板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新三板108家掛牌公司因未披露2016年年報將終止掛牌,其中18家將在7月3日被強製摘牌。

民企常出漲幅10倍股 四成來自粵浙蘇

過去10年,A股的指數沒有出現太大增長,但是其中的個股,卻是精彩紛呈。大量個股走出了長牛走勢,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究竟是怎麼樣的個股容易成為10倍股?10倍股又有哪些規律可以總結,以便讓我們去把握未來的牛股呢?通過梳理統計A股10倍股的特征,我們試圖探尋A股長牛公司成長的奧秘。

>>>點擊查看證券時報更多精彩文章

證券日報 (專區

6月信貸增量或超萬億元 市場人士預測M2增速回落至9%

6月份信貸增量以及M2同比增速等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此,機構普遍認為,6月份新增信貸增量或超萬億元,M2同比增速或繼續回落將至9%.

下半年國企改革迎密集催化期 公司製改製加速推進

6月底,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明確,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並審議通過《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央企公司製改製、混改、重組三方麵改革均明確了時間表。興業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作為國企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公司製改革的全麵完成將加速整個改革的推進進程。

“煤超瘋”持續被施壓 煤電博弈加劇

近日,發改委對不斷上漲的煤價“操碎了心”,6月25日、6月28日,更是連續召開專門會議來穩定預期。發改委強調,要落實“放管服”要求,加快推進煤炭優質產能釋放。煤炭產運需三方要多簽訂量價齊全和有運力保障的中長期合同。

恒瑞醫藥轉身創新藥龍頭 A股醫藥“市值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在A股市場,有這樣一家“白馬”公司。上市17年來,淨利潤僅2002年微降2.17%,其餘16年均實現正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達25.94%;最近10年,淨資產收益率一直保持在21%以上,獲利能力十分搶眼;2016年,入選“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成為首批9家創新企業中唯一入選的醫藥企業……它,就是A股醫藥板塊“市值一哥”恒瑞醫藥

   >>>點擊查看證券日報更多精彩文章

最後更新:2017-07-03 06:38:17

  上一篇:go 上半年A股再融資驟降45% 減持規模下降73%
  下一篇:go 同業理財規模回落 5月銀行理財餘額環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