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搜狐
年內最大定增落戶洛陽鉬業:募集180億元 8家機構中標

今年最大的定增項目落地,洛陽鉬業成功募集180億元資金,最終中標的8家機構中,除了央企資金組成的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調基金”)外,還有7家基金公司。
在定增新規限定持有周期及退出機製後,市場一直認為機構對參與定增的熱情會急速下降,但從公告中可以看到,洛陽鉬業此次定增吸引了16機構報價,其中有10家基金公司、2家基金子公司。
報價兩極分化
7月25日,洛陽鉬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以每股3.82元的價格完成180億元的定增資金募集,定增股限售期為12個月。該定增創下今年最大定增規模紀錄,並且折價率同樣很高。
在16家參與報價的機構中,最終有8家機構入圍,除國調基金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外,北信瑞豐、建信、博時、紅土創新、泰達宏利、民生加銀和信誠7家基金公司也榜上有名,分別獲配10.26億股、7.77億股、5.26億股、5.19億股、4.78億股、4.72億股和1.74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顯示,發行人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根據本次發行的申購情況按照價格優先、金額優先、時間優先的基本原則,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為3.82元/股,該發行價格相當於發行底價3.12元/股的122.44%,相當於申購報價日(2017年7月12日)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09元/股的62.73%,相當於申購報價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5.28元/股的72.35%。
從中不難看出兩點:一是作為參與機構,此次洛陽鉬業的定增折價率較高,無論是對比申購報價日前一交易日收盤價還是前20個交易日的均價;其二是作為洛陽鉬業來說,此次發行價溢價122.44%,也足以顯示出機構的熱情。
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定增基金經理指出,近期定增的機會相對比前期要多,類似洛陽鉬業這樣折價率高、基本麵較好的公司很容易獲得基金公司集體參與。
洛陽鉬業吸引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另一個原因是,洛陽鉬業此次定增項目獲批是在再融資新規之前,依然是享有舊定價規定的優勢。
所以有多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洛陽鉬業隻是一個個案,並非真正代表著定增市場的機會。
“機構目前會有更大意願參與折價率大的項目,但隨著新規要求是以市價進行報價,其實參與定增的性價比並不高。”滬上一家私募投資總監坦言。
其實,即便是對洛陽鉬業,機構的態度也並不一致。
在16家參與報價的機構中,中標的7家基金公司均有一檔報價在3.8元以上,亦有多檔價格在4元以上,最高報價為民生加銀的4.6元,且民生加銀隻進行了這一檔報價;建信基金最高報價4.28元,紅土創新和北信瑞豐的最高報價也分別達到4.4元和4.38元。此外,中標的國調基金最高報價5.39元。
另外未中標的機構中,包括國壽安保、財通、新華資產、匯安等基金公司報價都在3.6元以下,招商財富報價為3.8元也未中標。
未來仍重基本麵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定增專戶投資經理坦言,今年以來,再融資市場發生巨大變化,投資者必須正視“新常態”下的市場變化。
在其看來,需要強調三點:定增折價套利時代已過;定增管理機構強者恒強;關注再融資市場新機遇。
“定增市場項目供給正在由新老劃斷後的過渡期進入新常態。發行首日定價將成為常態,折價逐步收窄,鎖定期延長,傳統的以獲取一二級市場折價為目的時代已經結束。隨著折價套利結束,定增市場對管理人的投研能力與資金實力要求更高。”
“盡管定增市場遇冷,但上市公司再融資功能並未受阻,轉債發行提速為主動管理機構提供了更好風險收益比的資產。投資有再融資需求企業的超額收益依然存在。再融資市場正在從定增獨大時代進入多元化時代,擁有強大的主動投研能力,精準的資產定價能力、快速的客戶需求反應能力的主動管理機構依然有巨大機會。”
上述基金經理也坦言,後市參與定增重點考慮上市未來2-3年有穩健成長的上市公司,行業要具有較好成長性,公司具備競爭優勢。折價率會考慮的少一點。
(原標題:年內最大定增落戶洛陽鉬業:募集180億元,8家機構中標)
最後更新:2017-07-31 0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