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搜狐
丨小米6雙攝測試丨人像、HDR、夜景、美顏、光學變焦
Mi6雙攝與iPhone 7P類似,采用廣角+長焦方案。
難得的是Mi6將雙攝做平。
查閱Bug報告。Sonser分別是Sony imx386,Samsung s5k3m3。前置為Sony imx 268。
外側的為廣角像頭,Sony imx386。1200萬像素。內側為Samsung s5k3m3。
查閱三星官網,在CMOS Mobile方案Sencer的供應列表中,並沒有這支s5k3m3的記錄,型號最接近的為s5k3m2。
個人猜測Mi6這支長焦鏡頭是定製的。
小米官網上給出了這支長焦鏡頭的參數,1200萬像素,F2.6光圈。
Sony imx386這支Soncer目前已趨近“爛街”,其成像素質大概其……就那樣唄。
但由於不同廠商、不同的調教優化,同樣Sonser表現出的效果卻不盡相同。
相機成像這個環節,小米向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處於業界中等偏上的水準。
樣片(以下全部原片)
↑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色彩還原準確。
↑HDR在光線條件允許的環境下自動開啟。“自動開啟”也體現出小米對HDR優化調教的自信。
↑實測證實了Mi6在HDR優化上表現平穩。不會出現個別“瞎J8優化”而失真的情況。
“人像模式”
實際上就是虛化背景,米兔上鏡。
人像模式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光線必須充足,也就是說夜間拍攝根本無法實現。拍攝主體的距離不能過遠,實測超過4m效果會大打折扣。對焦必須精確。稍不經意焦距就會錯亂,“人臉識別”在此模式下非常有用,不再可有可無。
通過軟優化得到的成像效果。“看起來”的景深,已經堪比F4.0(不能再多了)單反鏡頭。
背景的虛化突出了前景,立體感使得“拍人像更美”。隻是……不能細看,更不能細想…
夜景拍攝
↑普通模式,夜間21:00,ev調至上限2.0仍然欠曝。
↑開啟“夜景防抖”模式,提升非常明顯。銳度優化稍高。
遠景滿是噪點,一團漿煳。顯然夜景模式大幅提高了ISO。
夜景模式開啟後,明顯感覺到快門速度的變化(慢)。這種情況就體現出“四軸防抖”的意義。
↑這張樣片的拍攝環境,有些作。夜間、遠景、反光。力圖拍出遠景細節。
這幾乎是生活中最苛刻的拍攝條件。
這種情形,夜景增強已毫無意義。由於拍攝主體太遠,四軸防抖的作用也很有限。顯然這不是當下手機可以勝任的拍攝任務。
將原圖縮放。
在如此苛刻的環境下,細節表現和噪點控製達到如此效果,Mi6的夜間成像可以說非常優秀!
不過,坦言講,這張樣片是上腳架完成的。
為了能突出遠處細節、減低噪點,采用了手動模式。鎖ISO 100,1/4秒快門(Mi6可預設最慢)相對長曝的效果。
↑貼一張最具代表性的,iPhone 7P在相同時間條件下的樣片。
同樣也是上架完成。噪點控製遠景細節表現亦非常優秀。
不貼更多對比樣片。
分享一句特別好的攝影教程廣告詞:“你也許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卻未必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讓碰巧變得可控,就是學習基礎攝影的意義所在。”
幹預成像效果的因素很多,很多!很多……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人!
不同於用軟/硬件得出的結果,但凡有人幹預的項目,結果都是相對的。更加不具備對比條件。
攝影“不可控”的屬性,致使攝影師也講“出片率”。而手機成像淩駕於不同Soncer的特性及不同廠家的調教,變得更加之撲朔迷離。個人對攝影的理解非常之皮毛,測評裏貼出的僅僅是個人的“極限水平”,完全不能代表測品的“極限水準”。
不敢班門弄斧、妄做對比。
實際上,個人一直對測評手機成像環節裏加入不同機型樣片對比的行徑很費解……都是搞CMOS傳感器研發設計且XX攝影協會的大師麼?
接下來是…美顏&瘦臉環節…………………
呃…………這個項目……個人沒有針對性研究過,沒有過多見地。
委任妻子。
↑據說、這是正常→美顏。
↑據說、這個是正常→美顏中→美顏高
↑據說、這個是正常→瘦臉。
好了,好了…速度結束這個糟心的項目!下一項!!!!
光學變焦
拍攝位置(距離)不變,變焦前後的對比樣片
使用x2變焦拍攝,四軸防抖更加體現出重要性。
加大難度,拍攝光線並不充足的櫃子裏陳列物品。
成像條件並不是很好,Mi6光學變焦還是以較高素質的呈現了細節。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手機的光學變焦都將停留在這個層級。
廣角+長焦是現行手機攝像頭最為流行的方案。Mi6的調校&優化也發揮出了1200萬雙攝應具備的素質,達到業界中上的水準。
個別項目已然躋身第一梯隊,為“水桶6”貢獻了一支長板。
嚇得我趕緊貼上一隻小黃鴨
最後更新:2017-05-29 19: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