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曾經的暴漲神話,現在如何了?

牛漲熊跌,起伏莫測,價值投資、成長故事,都曾經演繹過完勝對方的戲碼。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才是股市生生不息的主旋律。

如果將市場單邊上漲定義為牛市,單邊下跌定義為熊市,區間波動定義為震蕩市,A股至今經曆了5輪牛市:

第一輪牛市,從1990年12月到1993年2月;

第二輪牛市,從1996年1月到2001年6月;

第三輪牛市,從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

第四輪牛市,從2008年10月到2009年8月;

第五輪牛市,從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

在每一輪“牛-熊-震蕩”交替中,都會有一批股票以驚人的漲幅為牛市刻下印記。“第一隻百元股”、第一隻重組概念股,成為了市場發展的左證,而諸如億安科技、銀廣夏、安碩信息等造假或被操縱的牛股,也為市場敲響了警鍾。

牛股從來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投資者的視線。曆年牛股的誕生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其它多種因素的疊加,爆發看似偶然,背後多少有些必然的推動力。

牛股更迭中,總是有一些東西可以總結的。朝陽財富整理分析了近10年來的前十大金股,試圖從中找出共性或規律,供投資者參考。

01A股不缺暴漲神話,也不缺暴跌悲劇

過去二十餘載,A股也曾在2007年一舉創下上證6124點的曆史高峰,2007年的股市精彩紛呈,股指漲幅遠遠超出最樂觀者的預期,期間最大漲幅一度超過了128%,然而市場也經曆了2次暴跌,調整幅度超過20%,第三輪牛市也在2007年10月迎來終結。而這樣的市場,自然造就了非凡的個股。

10大牛股中漲幅在1000%以上的占到了3家,其中摘帽前的仁和藥業——ST仁和,可謂是將烏雞變鳳凰的故事演繹到了極至,自2006年4月28日停牌以後,ST仁和於2007年3月29日複牌,上演了驚人的報複性補漲行情。其股價盤中最大漲幅高達1314%,全日收盤仍上漲1225%,創造了中國A股市場股改複牌的最大漲幅紀錄。資產重組後,公司的主業從化纖業轉向醫藥業,而公司股價也繼續上漲,成為了當年的大牛股。如今,仁和藥業依然從事醫藥生產,但股價徘徊在5元左右,遠沒有此前創下的每股18元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大金股中海通證券屬於一隻借殼上市造就的大牛股,其股價從停牌前的5.8元一度漲至68.5元,漲幅一度超過10倍,目前海通證券的股價在15元左右。

觀察2008年的十大牛股,個股的年收益率遠弱於2007年。其中鹽湖集團最引人注目,當時這隻個股被視作是茅台一樣的“珍藏股”,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17日,從4.29元最高漲至103.94元,漲幅超過20倍,即使經曆了08年金融危機,但也無礙該股成為2008年第一牛股。BUT,也就是4月之後,隨著鉀肥價格的下跌,該股價也一路向下,業績神話覆滅,最終落得被吸收合並的下場。

A股市場從來不缺暴漲神話,但也不缺暴跌悲劇。

02、漫長蟄伏後的鳳凰涅槃

2009年,A股經曆了連續半年的暴漲,而蟄伏了三年之久的順發恒業也抓準了時機在6月複牌,天時、地利成就了它成為2009年第一牛股。停牌之時,順發恒業股價僅為0.76元。複牌之時,重組成功的順發恒業開盤暴漲超過2000%(複權後),一度創下16.88元的曆史最高價。

不過,順發恒業的“牛”,也僅僅是“過把癮”。隨著房地產板塊各項利空政策的出台,其業績也一直平平,目前的股價在4元左右徘徊。

與此同時,廣弘控股成為了當年另一個烏雞變鳳凰的美麗神話,年漲幅751.72%,排名第2位。6年前陷入虧損,3年前停牌,9月*ST美雅更名廣弘控股,中報營收暴增7倍。目前,其股價高於2009年的最高價,走勢柔中帶剛,依然屬於市場中的潛力黑馬。

2010年、2011年的A股即便是一片肅殺,但還是有一些慰藉。這兩年A股市場中的十大牛股漲幅明顯不及往年,2011年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僅有5隻。

2010年,廣發證券以高達429.93%的年度漲幅拔得頭籌,成為最令投資者心跳的上市公司。2010年2月12日,廣發證券成功借殼S延邊路在深交所上市,當日開盤價54元,此後其股價漲漲跌跌,但僅憑借殼一役,就成為2010年名符其實的漲幅最高的股票。不過近期股價在17元左右。

2011年A股最終在2000點的上方定格,在經曆240多個交易日的沉浮之後,還是以悲劇收場。而在當年的十大金股榜單中,重組股成為了絕對的主力。新華聯積蓄了6年的力量,在一年內漲超5倍,其前身ST聖方,從一個虧損的石化企業變身房地產企業,新華聯也因此成為了2010年樓市調控以來首例借殼上市成功的房企。漲幅緊隨其後的國海證券、華夏幸福也同樣是通過借殼上市,讓熊市中持股的投資者備感幸福。

2012年大盤年末的強勢一掃A股三季度的陰霾,而當年的十大牛股也比去年更令人歡欣鼓舞。不僅牛股全部價格翻番,首位的華數傳媒更是幾經修煉,終於摘下“年度牛股”桂冠,雄霸一方,漲幅遠超2011年的新華聯,2013年華數傳媒依然取得97.12%的不俗漲幅。

2012年的十大牛股中,重組仍然是最大的主力。而傳媒股在延續了上一年的輝煌後,地產股和金融股接力成為最大熱門,國海證券、華夏幸福連續兩年進入榜單。

2013年是創業板爆發的一年,網宿科技也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業板龍頭。2013年裏,網宿科技股價一步步從16元附近,攀升至80元以上,直至破百,而眾多基金熱捧是其走強的主因。不過,隨後卻經曆了多次詭異暴跌和嚴重踩踏,期間即使業績靚麗,但受機構撤資影響,不斷陷入套現迷局。

2014年,A股上演大逆襲,從2000點一路逼空至3100點,300多隻個股股價翻番,10大牛股平均漲幅高達381%。次新股、軍工、互聯網金融、重組題材成為這些牛股暴漲的“基因”。其中,蘭石重裝賺足了投資者眼球,股價暴漲超過6倍。蘭石重裝曾經被批為“最差新股”,但是上市之後創下了32個交易日中27個漲停的神話。不過,目前股價已從曾經的30多元回調至11元左右。

2015年的A股經曆了狂漲與暴跌,杠杆撬動市場瘋狂,無數牛股、妖股潮起潮落又潮起。回顧整年,A股於6月15日攀升至年內最高5178點之後,便進入大震蕩模式。8月24日,全球股市暴跌背景下,滬指迎來年內最大跌幅8.49%,此後A股迎來企穩反彈,從2900點重回3600點左右。

對於個股而言,盡管今年多數都坐了一回過山車,但攀登是不變的基調。2015年A股創造了4隻十倍股,30隻5倍股,57隻4倍股。

暴風科技集次新股、中概股、互聯網技術於一身,以1950.84%的年度漲幅無懸念摘得牛股桂冠。其曆時5年解除VIE架構棄美歸A,剛剛登陸立即受到國內投資者熱烈追捧,創下首發29連板的紀錄,股價最高攀至327元,並由此掀起中概股私有化回歸浪潮。

不過暴風科技的後麵日子就不太好過,先是在6月暴跌中從巔峰墜落,隨後又遭到證監會點名,從下半年起,暴風科技的跌停情況漸漸多起來,機構也抱團退出,到最後隻得選擇停牌自救。

2016年和2017年的A股多數時間波瀾不驚,但這也不影響大資金製造牛股的激情,特別是一些被資金圍獵的“妖股”,階段漲幅遠超牛市,成為震蕩市中獨特的風景。其中最牛的新股當屬海天精工,雖然發行價僅為1.5元,但絲毫不影響其漲勢,上市後連打30個板,打破了A股26年來“漲停數量最多、年度漲幅最大”的曆史紀錄。

當前,A股依然在3300點徘徊,與2007年4月相比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增長,但其中的個股,卻是精彩紛呈,也希望在接下來的交易日裏出現更多給股民帶來幸福感的股票。

03最後:市場風格真的會輪動嗎?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往往會根據股票本身的諸多屬性和特征將其歸類,即為風格。在一段時期內,股票的漲跌往往會受其風格的顯著影響,風格特征的影響力甚至會超過行業特征。大小盤和成長價值是市場中最為主要的風格劃分方法,如將其結合起來,則可以形成大盤成長、大盤價值、中盤成長、中盤價值、小盤成長、小盤價值六類風格類型。

風格的循環往複是市場經久不變的主題。

經過朝陽財富的研究,從 2010 年以來的數據來看,在曆年收益最高和最低的風格排名中,小盤成長和大盤價值是主要的風格輪動對象,兩者輪番獲得當年的最高收益,而在次年或者第三年則被另一風格所替代。

今年以來,大盤價值以18.31%的收益率位居風格榜第一,而同期小盤成長則以-9.34%的收益率墊底。如果觀察今年風格策略之間的最大收益差和各風格收益的標準差來看,今年並不是結構分化最嚴重的一年,僅排在第六位。

我們的研究結論得出,目前風格溢價已經處於曆史中較為極端的位置,持續下去的動力正在逐步衰減, 而經濟的向好,利率的下行亦更利好小盤成長股,對於做成長挖掘的基金機會將更為顯著。

最後更新:2017-08-30 22:31:44

  上一篇:go 市場向好情緒逐步提升 A股下半年行情可期
  下一篇:go 散戶該怎麼追漲才不至於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