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金融去杠杆初顯成效 現金“土豪”公司機會來了?

今年以來,一行三會連續發文落實金融去杠杆,成了4月以來A股市場表現弱勢的主因。5月份廣義貨幣(M2)增速同比增長9.6%,創曆史新低,業內人士認為,M2增速大幅低於預期是金融體係降低內部杠杆的結果,顯示未來較長時間資金麵都可能比較緊張。

另一方麵,美聯儲本周如期宣布加息25基點,且今年還將加息一次,同時開啟縮表。但由於早有預期,A股表現波瀾不驚。具體資產配置方麵,已有機構建議現金為王,認為在未來較長時間裏,現金可能會越來越值錢,還有業內人士提出,在這種情勢下,選股要看重公司的現金儲備。

M2低增長或成新常態 資金價格易上難下

4月以來A股的市場表現,與金融去杠杆的落實息息相關。5月份的經濟數據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亮點是,M2增速大幅低於預期,顯示金融去杠杆已經產生了明顯效果。

央行最新的數據顯示,5月M2同比增速隻有9.6%,而市場預期為10.4%,增速較上月繼續大幅減少0.9個百分點,這也是自去年10月份以來連續第7個月下降,這也是有記錄以來首次低於10%。

東北證券認為,M2增速大幅低於預期主要是金融體係降低內部杠杆的結果,隨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落實以及監管逐步加強,與同業、資管、表外以及影子銀行活動高度關聯的商業銀行股權及其他投資等科目擴張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應下降。預計隨著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M2增速中樞下移可能成為新常態。

“在貨幣政策由穩健偏寬鬆轉向穩健中性的背景之下,5月份M2增速下降,金融去杠杆效果初現。但它並沒有影響到金融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所以M2較低增速不會對實體造成大的影響。”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伴隨著去杠杆的深化,M2保持較低增速或是新常態。”

中信證券認為,存款減少導致M2降至曆史最低值,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存款下降的原因在於金融去杠杆的效果顯現:此前金融係統杠杆層層疊加,在增加資金成本的同時也造成了存款派生能力增強,導致M2持續較高,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較為明顯,但隨著去杠杆的深入,央行也表示,未來M2的增速將保持在相對低位。

不過,中金公司提出,隨著近年來金融創新的快速發展,M2增速的相關性及代表性明顯下降。理財、同業以及貨幣市場基金等業務的快速擴張都造成M2與銀行總負債增速偏離加大。所以,M2指標的領先作用有所淡化。盡管流動性收緊可能帶來增長的暫時走弱,但中國經濟的增長韌性較強,應該不會像2013年一樣,出現較長期的增長萎靡、通縮加劇。

從外部環境來看,6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無疑增加了國內利率波動的壓力。不過,A股市場目前波瀾不驚,華泰期貨認為,美聯儲鷹派加息,市場調整卻未開啟,預期到的加息對於市場呈現短期“利空出盡”之感。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表示,隨著金融去杠杆提速,資金價格易上難下,資金緊平衡狀態持續,貨幣政策需把握好去杠杆的節奏和力度。從未來趨勢看,考慮到美聯儲加息政策落地以及監管政策持續強化帶來的負麵影響,貨幣市場利率仍將易上難下。貨幣政策要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把握好金融去杠杠的力度和節奏,避免貨幣緊縮和監管政策形成疊加效應,綜合考慮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承受能力,做好流動性預期管理,避免短期利率上升過快對經濟金融體係形成負麵衝擊。

哪些上市公司“不差錢”?

目前在去杠杆、控風險政策基調不變,疊加MPA考核、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因素的大背景下,已有機構建議現金為王,認為在未來較長時間裏,現金可能會越來越值錢。那麼,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麵,現金為王真的可行嗎?俗語說,“手中有錢,心裏不慌”,這對上市公司而言也是如此嗎?

對於大類資產配置,海通證券認為,目前金融市場依然缺乏係統性大機會。在金融去杠杆時,利率短期內很難下降,所以債市目前還沒到大拐點。同時,經濟開始出現下行風險,股市缺乏整體性機會,因此,短期內現金為王才是主要策略。

海通證券還給出了更多目前看好現金的理由:一是國內有很多現金類資產,例如貨幣基金,收益率一般能達到4%以上,是有不錯回報的。二是持有現金類資產的機會成本很低,中國過去貨幣嚴重超發,導致資產大幅上漲,要麼是房地產漲、要麼是股市漲。今年房價和股市上漲有限,利率高了,匯率還在升值,短期內人民幣現金的機會成本非常有限。

國聯證券認為,房價增速持續下降至負數即房價出現調整,樓市並非大類配置的優選項。對於A股市場,其認為,國內的經濟基本麵以及央行的行為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半年有望維持穩定。金融去杠杆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為大方向,貨幣政策偏緊使得銀行間流動性適度緊張,利率債市場難獲得趨勢性機會。建議耐心等待拐點出現。其表示,A股價值投資風已起,業績為王,未來市場風格或繼續偏好大盤藍籌,中小市值優質個股需等待時機。

市場人士陳剛認為,現金為王是大類資產選擇上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將來較長時間裏,現金可能會越來越值錢,同樣是一萬塊錢,能夠購買的東西可能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看,其實股市、樓市的資產估計都麵臨貶值的危險。其認為,選股時需看重公司的現金儲備,因為現金或者是可以迅速變現的資產較多的公司,可以提供較厚實的安全墊,這樣的股票隻要不是買在高位,安全性還是蠻不錯的。宋清輝也認為,M2維持較低增速,對上市公司而言,影響很有限,但那些現金充足的上市公司變得更具有優勢。

那麼,上市公司中,哪些是不差錢的現金“土豪”呢?數據顯示,從一季度末貨幣資產的數據來看,貨幣資金數額居前的上市公司均為A股公認的“巨無霸”公司,且大多為中字頭央企。中國平安是A股“最不差錢”公司,2017年一季末坐擁5415.87億元貨幣資金,居於深滬兩市之首;其次是中國建築,現金儲備為2529.11億元。此外,中油資本、中國石化、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上汽集團、中國鐵建、格力電器和國泰君安等的貨幣資金都在1000億元以上,

相較而言,陳剛建議關注賬上的現金超過市值的股票,比如華聯綜超;同時關注現金、速動資產充裕而固定資產、負債都很少的公司,比如天保基建、天宸股份、國民技術、長江通信等。據統計,目前手握現金大於市值的上市公司有13家,除了華聯綜超外,還有信達地產、西水股份、中油資本、渤海金控、上海建工等。這些股票今年以來多數較為弱勢,累計漲幅為負,卻是能提供較厚實安全墊的可關注標的。

(原標題:金融去杠杆初顯成效 現金“土豪”公司機會來了?)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6:58

  上一篇:go 萬億公司債野馬收韁 券商成風控一線責任人
  下一篇:go 德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