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搜狐
上半年環保按日計罰罰款超過6億元
7月14日,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向媒體表示,2017年上半年,按日計罰案件罰款數額超過6億元。
今年是新《環保法》實施第三年,上半年四個配套辦理案件數量均有大幅上升。
據環保部統計,全國四類案件總數17169件。其中,按日計罰案件共503件,罰款數額達6.106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案件數量上升64%,罰款數額上升131%。
查封扣押案件7553件,同比上升157%;限產停產案件3880件,同比上升223%;移送行政拘留3939起,同比上升205%。
此前,環保部與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了《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2017年上半年,全國環保部門辦理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294起,案件數量同比增長54%。
另據環保部統計,今年1~5月,查處案件數量超過1000件的省份有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案件數量較少的有天津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南省等地。
田為勇介紹,今年4月以來,環保部已完成六輪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的強化督察。4月7日至7月6日,3個月期間,強化督察組共檢查了32004家企業(單位),發現2048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4%。
存在問題的企業中,屬於“散亂汙”問題的6662個,超標排放的36家,未安裝汙染治理設施的1961家,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的1732家,涉嫌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4家,存在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問題的2404家,物料未按要求覆蓋、密閉的3768家,存在其他問題的3915家。
其中,“散亂汙”企業問題、治汙設施不完善及不正常運行、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和物料未按要求覆蓋、密閉等四類問題最為突出,以上四類問題共占發現存在問題企業總數的80.7%。
針對督察中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環保部實行“拉單掛賬”式管理,下發督辦通知,要求相關省、市限期反饋調查處理情況。目前,環保部共下發了八期督辦通知,督辦8262個環境問題,其中“散亂汙”企業問題3258個,涉及突出環境問題5004個。
環保部每月派出巡查組,由各司局領導帶隊對2+26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周的巡查,主要負責對督辦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現場核實,逐一對賬銷號。目前已完成四次巡查。
根據巡查情況,前四期督辦問題共2178個(突出問題1130個,“散亂汙”問題1048個),可銷號的1487個,占比68.3%。其中,突出問題銷號710個,占比62.8%;“散亂汙”問題銷號777個,占比74.1%。
對於整改不力的地區,環保部進行了約談。
7月10日,環保部約談了吉林省四平市及公主嶺市、江西省景德鎮市、河北省衡水市、山東省淄博市、河南省滎陽市、山西省長治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在6月份的專項督察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察中,環保部發現前述地區汙染治理不力,汙染物濃度不降反升。
其中,四平市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不足、超標排放,甚至每天超過4萬噸汙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該市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均未建設汙水處理設施。2017年1~5月,四平市蘇台河六家子斷麵、東遼河四雙大橋斷麵水質均由Ⅴ類惡化為劣Ⅴ類;東遼河城子上斷麵水質長期劣Ⅴ類,黑臭嚴重。另外,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形勢不容樂觀,PM10、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濃度均不降反升。
景德鎮樂平工業園區3個雨水排口化學需氧量、總磷濃度均值分別高達130毫克/升和25毫克/升,嚴重超標,其中總磷濃度超標18倍。中央環保督察期間,開門子陶瓷化工因廢氣擾民問題被群眾多次舉報。此次督察發現,該企業焦爐煙氣二氧化硫超標排放和廢氣無組織排放問題仍未整改到位,化學需氧量等汙染物超標仍然嚴重。
此外,景德鎮市區西部片區約15萬人生活汙水直排環境;南河南岸片區生活汙水直排南河;珠山區老南河沿岸生活汙水直排老南河。樂平市大量生活汙水直排南內河和東湖公園,黑臭嚴重。督察還發現,樂平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收集池大量滲濾液通過泄洪溝直排,二期收集池利用雨水管偷排滲濾液,汙染嚴重;浮梁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大量滲濾液匯集在場旁無防滲措施的土坑內,環保部通報稱“汙染情況觸目驚心”。
田為勇表示,對2+26個城市的第五次巡查7月14日啟動。
(原標題:上半年環保按日計罰罰款超過6億元)
最後更新:2017-07-15 2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