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張曉晶:一季度居民按揭貸款快速增加致杠杆率上升

“2017年一季度實體經濟杠杆率有所上升,金融去杠杆初見成效。還要警惕‘花樣翻新’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曉晶在21日舉行的《中國去杠杆進程報告(2017年一季度)》上表示。

張曉晶介紹說,2017年一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杠杆率由2016年末的234.2%增加到237.5%,上升了3.3個百分點;上升趨勢較為平穩,主要是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杆率上升所致。

其中,居民部門杠杆率從2016年年末的44.8%上升到2017年一季度的46.1%,上升1.3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居民部門貸款的同比增速達到25%,中長期貸款的增速更是達到了31%,達到近兩年來的最快增速。主要原因在於隨著房地產交易量的上升,居民住房按揭貸款快速增加。

“在政策趨緊、房貸限製趨嚴的情況下,一季度居民加杠杆態勢應有所抑製,但並未在數據中反映出來,”張曉晶認為,原因可能是:一方麵,調控政策對房貸的影響或存在滯後效應,前期高企的商品住房成交量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仍存在一定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麵,居民部門加杠杆有可能從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城市。

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負債端來衡量,金融杠杆率從2016年末的72.4%下降到2017年一季度的71.2%。從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來衡量,金融杠杆率則從2016年末的由78.1%下降到2017年一季度的77.3%。這兩種口徑的金融杠杆率,基本上是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左右。“金融部門去杠杆明顯。”

張曉晶提醒,雖然地方政府顯性杠杆率有所回落,但隱性債務卻仍在不斷增長。這些隱性債務中,最值得警惕的是“花樣翻新”的替代性融資方案,比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專項建設基金、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等。盡管中央連發數個文件禁止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強調了終身追責,但恐怕還是屢禁不止,舊馬甲換新馬甲。其根源在於,地方政府要幹事,卻沒有合理合法的足夠資金來源。因此,在加強政府監管、強化問責機製的同時,還要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一步推進深層的體製性改革,包括政府職能轉變、央地間財政關係安排、投融資體製改革、財稅金融改革等等。

(原標題:張曉晶:一季度居民按揭貸款快速增加致杠杆率上升)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5:09

  上一篇:go 美聯儲緊縮態度延續性受關注
  下一篇:go 今年外貿有望三年來首現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