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卻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你們聽過麼?

如果以李白和酒作為關鍵詞,想一句李白的詩,可能我們基本上都會想到那首最熟悉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你知道嗎?月下獨酌共有四首,這不過是其一。

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二,也是這四首裏最有豪氣的一首,不過相對於其一來說,這首就鮮為人知了。但它卻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

全詩如下: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如果現在有一個辯題,喝酒是否有益?那李白的這首詩絕對可以作為喝酒有益的完美答案。此詩,本身就是通篇議論,詩人從一開頭就拋出一個論點,天地愛酒,以天上酒星,地下酒泉做論述。

酒星即酒旗星,乃主管酒宴之星。孔融《與曹操論酒緊書》:“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酒泉,縣名,在今甘肅境內,漢武帝太初元年設,唐時任設酒泉郡。因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

李白以天地也愛酒,說明人愛酒也沒有什麼過錯。反而我若不愛酒,豈不是有愧於天地。古代常把酒之清者稱為“聖人”、 濁者稱為“賢人”。酒能過把“聖賢”結合一起,其益處自然顯現。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通於大道,合乎自然,便是喝酒的益處。讀到這裏,可以看出詩人喝酒的豪氣,並且酒中之趣,妙不可言,也不必對醒著得人說。

縱觀全詩,雖在通篇說理,實則抒發了李白的愛酒情懷,隻不過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這種難以言傳的情懷。反觀我們現代社會,麵臨種種壓力,有一個自我排遣的正確方式,就很有必要。相比較李白的“酒中趣”,你通過以什麼趣來自我排遣呢?

最後更新:2017-08-30 12:55:52

  上一篇:go 張柏芝冒雨治腳傷空發感歎,當年謝霆鋒患病她撂了句狠話
  下一篇:go angelababy回應因感冒引起腸胃炎,這句話到底是說給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