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3家券商搶先公布半年報 證金公司增持2隻券商股

上市券商半年報披露大幕正式開啟,首批三家券商半年報迎來市場“檢閱”。在市場行情低落時,券商業績仍有不少亮點,業務營收結構的變化成了證券業在熊市中屢屢取得超預期業績的原因所在。

華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長江證券相繼發布半年報,營收分別達到81.7億元、60.62億元和27.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5%、-0.46%和7.3%;淨利分別達到29.93億元、20.59億元和9.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5%、-2.57%和-10.75%。

不難看出,在這3家券商中,盡管僅有華泰證券實現營收和淨利同比雙增長,但申萬宏源證券和長江證券上半年業績較2015年之前的水平已大幅提升,證券業在熊市中的整體表現可謂大放異彩,國際化、科技化和多元化成為證券業對抗行業周期的利器。

此外,證金公司對創業板的攪動,讓市場再次關注起證金公司在二季度的增持行為。華泰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半年報數據顯示,證金公司對這兩隻券商股都進行了增持,分別增持了1.85億股和0.93億股,合計耗資規模在36億元左右。 證金公司進駐的顯然不會隻是這兩隻券商股,還有哪些券商股會“曝光”出鏡,我們拭目以待。

首批券商半年報亮點有哪些

今年上半年, IPO融資金額1254 億元,同比增長342%;股票融資總體規模保持穩定,股票融資金額8718 億元,同比下降4.34%。二級市場交投較為低迷,實現股票基金交易額113.68 萬億元,同比下降18.07%;市場指數維持震蕩趨勢,上證綜指上漲2.86%,深證成指上漲3.46%,創業板下跌7.34%。

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在28家上市券商上半年母公司中,23家可比券商的合計營收和淨利潤分別達到743.88億元和318.8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3.49%和12.49%。從華泰證券、長江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半年報看,3家券商上半年合並數據優於行業母公司平均值,但表現最佳的當屬華泰證券。

從每股收益看,華泰證券每股收益取得正增長,申萬宏源證券不可比,長江證券出現了下滑。從淨資產收益率看,長江證券最高,申萬宏源證券次之。受2015年一筆港股股權融資影響,華泰證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最低。

華泰證券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上漲5.34%;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3.5%,減少0.12個百分點。

申萬宏源證券基本每股收益0.1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3.84%,減少0.35個百分點。

長江證券基本每股收益為0.18元,同比減少25%;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3.86%,減少了2.85個百分點。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僅為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如果與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率相比,需要進行年化處理,也就是說需要乘以2.

“三化”對抗行業周期

華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長江證券等3家上市券商半年報顯示,證券業正朝著國際化、科技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何證券業在熊市中屢屢取得超預期業績,成功對抗周期的原因。

國際化

這是華泰證券半年報中的一張圖,該券商今年上半年取得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已超2012年和2013年全年,以及去年上半年,年化處理後超過2014年全年。作為一家排名前五的券商,華泰證券基本代表了整個證券業。這說明,證券業在對抗周期方麵已取得一定成果。

華泰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得益於收購統包資產管理平台AssetMark後,華泰金控(香港)收入增長,華泰證券海外業務及其他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3.34%,占比上升22.85 %。截至報告期末,AssetMark平台上管理的資產總規模為367.09億美元,較2016年底增長13.82%,共服務了超過7050名投資顧問,覆蓋了逾10萬名終端投資者。

科技化

科技化也是證券業當下最為看重的發展方向之一。

長江證券在半年報中表示,該公司持續優化信息技術建設,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0.77 億元,同比增長3.08%,投向主要包括:自主研發iVatarGo 智能服務係統,優化客戶使用體驗,推進財富管理服務升級;通過自建、合作開發、委托開發等手段對公司多項業務係統、管理平台、線上營銷平台等進行優化升級,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和質量。

華泰證券半年報則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投入人民幣1.05 億元,在進一步完善“漲樂財富通”賬戶管理功能的同時,還相繼推出智能金融終端MATIC 和行情服務平台INSIGHT,踐行公司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化戰略。

截至目前,華泰證券漲樂財富通注冊下載量已超3300萬。另據易觀數據,漲樂財富通今年6月份月度活躍用戶達到609.59萬,排名行業第一。

多元化

多元化經營是證券業對抗周期的另一利器。截至目前,大型券商經紀業務占比已陸續降至50%以下,資本中介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行業務和國際業務收入占比正穩步提升。

這是華泰證券半年報中的一張圖,這顯示最強周期的經紀業務收入占比正日益減少,經營結構日趨多元化,或者說多元化格局日益穩固。

這是長江證券營業收入分析,在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資本中介業務收入下降的同時,自營、投行、資管等業務收入占比均出現增長,這是經營格局多元化得以穩固,收入結構日益優化的例證。

華泰證券、申萬宏源獲證金公司增持

證金公司對創業板的攪動,讓市場再次關注起證金公司在二季度的增持行為。

華泰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半年報數據顯示,證金公司對這兩隻券商股都進行了增持:

證金公司在二季度增持華泰證券1.85億股,持股數增至3.47億股,上升為公司第四大股東,以華泰證券二季度收盤平均股價16.76元計算,證金公司上述增持耗資超過31億元;

證金公司在二季度增持申萬宏源0.93億股,持股數增至5.06億股,繼續維持第五大股東地位,以申萬宏源二季度收盤平均股價5.67元計算,證金公司上述增持耗資超過5億元。

長江證券半年報數據顯示,證金公司從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退出,中國人壽-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深和中信建投基金-民生銀行-中信建投基金方信12號分級資產管理計劃擠進了長江證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十大股東持有7670.45萬股,高於證金公司此前持有的6278.17萬股,因此,無法證明證金公司是否增減持了長江證券。

(原標題:3家券商搶先公布半年報,證金公司增持2隻券商股,哪家還是香餑餑?“三化”打法成券業新亮點)

最後更新:2017-08-14 06:23:04

  上一篇:go 17家火電上市公司上調電價 提電價能解“燃煤”之急嗎?
  下一篇:go 多地國企改革提速 重組混改持續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