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搜狐
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7% 仍有次新股走出慢牛行情
今年以來,白馬股走勢持續強勁,題材股則持續低迷。中證100指數年內大漲16.34%,上證50、深證100R、上證180等5個指數漲幅超過10%,它們清一色代表的都是大盤藍籌股。與此同時,創業板綜、創業300、中證1000、創業板指等年內跌幅均超過10%,它們代表的都是小市值題材股。
表現更為慘烈的是,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6.54%,並且今天再度創出了新低;另一個表現糟糕的指數是最小市值指數,年內跌幅達到30.21%。不過,次新股整體頹勢之中仍有些許亮點,部分股票開板後持續走強,並且走出白馬股式慢牛行情。
近一年以來,滬深兩市有400多隻股票通過IPO上市。由於上市發行價參考行業市盈率定價,導致次新股上市後不可避免地出現連續漲停。數據顯示,近一年上市次新股上市後連續一字板數量平均值為9.49個。或許正是由於“過度”上漲,次新股開板後幾乎也不可避免的大幅調整。
統計顯示,56隻次新股開板後跌幅超過50%。其中,去年10月18日上市的古鼇科技,連續18個一字漲停板後於去年11月14日開板,此後便開始回調,至今累計跌幅達到71.53%;和古鼇科技“一模一樣”的是和仁科技,開板後累計下跌68.77%;此外,萬集科技、深冷股份、達威股份等次新股開板後累計跌幅超過60%。
也有開板後表現非常好的次新股。其中,今年1月17日上市的榮晟環保,連續7個一字漲停板後於2月3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7.11%;今年1月5日上市的德新交運,連續12個一字漲停板後於1月24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6.33%。此外,新宏澤、張家港行、宣亞國際、創新股份等次新股開板後漲超20%,浙江仙通、大元泵業、浙商證券等25隻次新股開板後股價上漲。
開板後股價逆勢上漲的次新股,比例隻有整體的10%左右。顯然,這批次新股具有較強的考察價值,尤其是得到充分交易的股票。數據顯示,開板後股價上漲的42隻次新股,有28隻開板後交易日數超過60。同時,為了規避開板後股價上漲是被“瘋炒”所致,限製開板後漲停板數量不高於5個(新宏澤、和勝股份、張家港行等次新股開板後股價上漲有較顯著的資金推動).
剩下的24隻次新股,一方麵得到充分的交易,另一方麵剔除炒作痕跡較重的股票,則可較大程度認為市場對這些股票的認可。這些股票仍有一些最新價處於曆史高點,德新交運、傑克股份等個股最新價較曆史最高價折價均低於10%。
上述最新價較曆史最高價折價較低的次新股,綜合前述的相關條件,可以說開板後走出了白馬股式的慢牛行情。以德新交運為例,該股開板後累計上漲76.33%,且開板後漲停板數量隻有3個、最新價較曆史高點回撤幅度隻有4.83%,開板後的K線圖堪稱白馬股式慢牛行情。除了德新交運,科森科技、弘亞數控、拓斯達等個股開板後慢牛態勢也較明顯。
(原標題: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7% 仍有次新股走出慢牛行情)
最後更新:2017-08-11 0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