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搜狐
重磅!央行: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近日央行發布文件(銀發【2017】207號)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9月11日起,外匯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0.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此舉有利於降低遠期購匯成本。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防範宏觀金融風險,銀發【2017】207號文件對相關政策規範並調整。
首先是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業務範圍為:
1、境內金融機構開展的代客遠期售匯業務。具體包括:客戶遠期售匯業務;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務;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匯的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業務;客戶遠期購入外匯的其它業務。
2、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的前述同類業務產生的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的頭寸。
3、人民幣購售中所涉及的前述同類業務。
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方麵。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2017年9月1日至10日發生的相關業務仍按照此前的規定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
此前的文件規定,自2016年8月15日起,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遠期賣匯業務產生的頭寸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後,按月對其上一月平盤額交納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為20%,準備金利率為零。
名詞解釋:外匯風險準備金是什麼?
外匯風險準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關於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來的。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
關於外匯風險準備金的通知中指出,金融機構外匯風險準備金交存額依據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確定。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按美元計算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非美元幣種業務折算成美元交存。各種貨幣之間的折算率按每月外匯局公布的《各種貨幣對美元折算率》計算。未公布折算率的,參照外匯局確定各種貨幣對美元折算率的方式計算。
外匯風險準備金是針對遠期售匯交易提出來的,跟外匯保證金交易沒有任何關係。
(原標題:獨家重磅丨央行: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
最後更新:2017-09-08 22: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