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開前門”“堵後門” 中國雙管齊下解決地方債問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量。

會議強調,各地要落實屬地責任,堵住“後門”,堅決遏製違法違規舉債。堅持分類指導,繼續整改違法擔保,糾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範行為。要求開好“前門”,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規舉債融資,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的支持。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接連被中央提及。7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對控製地方債務、防範風險提出明確要求,發出了嚴管的信號。

這說明中央高度重視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2015年1月1日中國開始施行的新預算法明確了“開前門、堵後門”的思路。

接受采訪時,汪德華介紹說,所謂“開前門”,就是為了滿足地方建設、改善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債務規模。主要是指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以及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收費公路專項債券等專項債券。

新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舉債隻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籌措。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準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但一些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融資問題仍時有發生,一些地方存在變相和違法違規擔保行為,一些地區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變相舉債融資。

汪德華指出,這就需要繼續“堵後門”,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製度,健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製,加大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的查處和問責力度。一些地方累積的風險,需要積極穩妥化解。麵對地方政府龐大的資金需求,還需要考慮這些投資的效率,抑製低效投資。

支持繼續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同時,汪德華強調,中國已在新預算法製度框架之下,建立了一整套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製度。自2015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務水平已經被準確揭示,債務風險得到較好地控製。

對於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劉偉介紹,到今年6月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15.8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控製在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18.82萬億元限額以內。

截至2016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15.32萬億元,債務率(債務餘額/綜合財力)80.5%;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2.01萬億元,合計中國政府債務為27.33萬億元。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6.7%,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劉偉表示,講中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這是理性、自信的回答。

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劉偉介紹,各地在法定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規範舉債。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不允許突破,新增債務必須納入預算,接受同級人大審查和監督,不能在預算之外隨意舉債。中國還建立了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製。除了審計監督,財政部駐各地的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依法對地方政府債務實施日常監督。對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的融資擔保行為,除了要求糾正以外,還要問責到人。

(原標題:“開前門”“堵後門” 中國雙管齊下解決地方債問題)

最後更新:2017-07-29 23:43:11

  上一篇:go 創新驅動發展 中國央企打造“中國智造”新名片
  下一篇:go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互聯網+中醫藥”新規正加緊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