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搜狐
上半年同業資產負債規模首現“雙降”!委外投資減少5300多億元!
又到了監管放大招的星期五。
今年上半年,銀監會組織開展“三套利”、“三違反”、“四不當”專項治理,無疑是金融市場最引人關注的大事兒。小半年過去了,整治效果如何?中國證券報記者為各位看官捕獲了第一手資料!
銀監會審慎規製局局長肖遠企18日在“銀監會近期重點工作通報”通氣會上透露,當前銀行業市場亂象最突出的三個領域是同業、理財和表外業務,這也是銀監會當前整治的重點。目前銀行業經營趨於規範,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得到初步遏製。
不信看數據——
一,同業業務整體收縮
上半年銀行業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規模雙雙收縮,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
二季度末,商業銀行同業資產餘額和同業負債餘額比年初均減少了1.8萬億元。同業業務增速由整治市場亂象之前的正增長,轉為目前的負增長,目前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增速分別是-5.6%和-2.3%。
二,理財產品規模下降
自開展市場亂象綜合治理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餘額累計減少了1.9萬億元,6月末理財產品餘額28.4萬億元。理財產品餘額同比增速降至個位數,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個百分點。
特別是同業理財較年初減少了2萬億元,同業理財減少最明顯,這是抓主要矛盾的結果。理財中的委外投資較綜合治理前減少5300多億元。
三,委托貸款餘額連續減少
今年4月份,委托貸款餘額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減少。5、6月份,委托貸款餘額連續減少。
四,新增房地產貸款占比下降
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新增各項貸款的比重25.1%,比去年全年降低了10.9個百分點,比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了19.9個百分點。
銀監會方麵稱,抓住重點領域的亂象進行治理,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了。
那麼銀行資金去哪兒了?
答案就是:轉回表內,支持實體!
肖遠企稱,目前銀行業經營趨於規範,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得到初步遏製。采取綜合治理措施以後,銀行業主動壓縮表外規模,部分表外資金轉回表內。
今年以來製造業貸款連續六個月保持正增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顯著增強。比如,6月末,銀行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3.3%,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同比增長8.7%,涉農貸款同比增長9.9%,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4.7%,扶貧小額信貸餘額較年初增加380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同比增長41.2%。
談及接下來銀監會在推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舉措,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徐潔勤指出,
一是深入實施債權人委員會製度和差異化信貸政策,有效支持去產能,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提升經營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完善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差別化信貸政策。
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有效支持去杠杆,因地製宜將債務重組與市場化債轉股有機結合。
三是紮實推進普惠金融工作,探索符合普惠金融需要的信貸管理政策。
四是因地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五是引導銀行業主動減費讓利,堅決治理“幹活不彎腰”、“坐地收錢”現象。
六是引導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工程建設的金融服務,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
七是積極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科創企業金融服務新模式。
八是積極支持消費、外貿和社會企業發展,激發社會的投資活力,支持適度擴大總需求。
九是加快發展綠色金融,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
十是多種渠道盤活信貸資源,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穩步擴大資產證券化的試點機構和基礎資產範圍,積極盤活存量金融資產,擴大有效金融供給,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綜合運用追償、重組、轉讓核銷等手段加快處置存量不良資產。
話到最後,中國證券報記者還要提醒各位,對於市場亂象的整治,監管部門的“高壓”政策料將持續。
7月至今,銀監會就官網披露超過300張罰單,其中各地銀監局開出65張,各地銀監分局開出254張……
在肖遠企看來,整治市場亂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它形成的原因很複雜,時間跨度也較大。例如,信托貸款增長依然較快,目前信托貸款餘額7.6萬億元,同比增長32.3%,上半年新增信托貸款1.3萬億元。二季度末,銀行業非債券投資餘額較年初還是增加,增加了6500多億元,同比增速比同期資產增速還是高將近5個百分點。“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來,整治市場亂象一定要按照當初部署的指導思想和方法,繼續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將工作做實、做準、做紮實。”
肖遠企強硬表態,銀監會通過自查、監管抽查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方”,監管“工具箱”中的工具仍較充足,未來會根據情況拿出來用。比如,相關規製正在製定過程當中。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中國銀監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管理辦法》都在列……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李琳表示,下一步,銀監會將按照工作部署,從幾個方麵推進專項治理工作:
一是開展問題整改。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立查立改,全方位“查漏補缺”。
二是依法從嚴監管。堅持違法必究、糾查必嚴,堅持沒收違法所得與罰款並重,堅持機構處罰與人員處罰並舉。
三是彌補監管短板。針對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規製度。
(原標題:上半年同業資產負債規模首現“雙降”!委外投資減少5300多億元!市場亂象整治還沒完,銀監稱“工具箱”儲備)
最後更新:2017-08-19 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