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
搜狐
華東科技上半年預虧超2億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業績承壓

近日,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東科技”,000727.SZ)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7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2.1億元至-2.3億元之間,是上年同期虧損數額的8倍左右。
事實上,根據華東科技近年財務數據可知,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已連續三年處於虧損狀態。但受益於公司每年獲得政府較大金額補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方麵才得以保持盈利狀態。
有業內人士指出,華東科技目前雖然以生產液晶麵板為主,但技術力量較為薄弱,產能還處於爬坡期,從而導致其自身產品競爭能力較弱,業績表現不佳。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華東科技方麵,對方表示,近期董秘正在外地開會,沒有時間接受采訪,而證代已於不久前辭職,公司目前無相關負責人可對外公開信息。
主業不濟
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中,華東科技將預虧的原因歸結為是受到了第一季度虧損的影響。公司預計第二季度的銷售、利潤情況均穩步提升,當季已實現盈利,4月份至6月份可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1950萬元至3950萬元。而上年同期時,公司的平板顯示公司尚處於建設期。
《中國經營報》記者查詢發現,華東科技今年一季度盡管實現營收12.53億元,同比增長498.92%,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虧損高達2.50億元,同比減少993.80%。對此,華東科技解釋稱,報告期內因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尚未實現滿產滿銷,產品結構未達最優,毛利偏低,截至2017年3月底實現營業收入10.82億元,效益尚未充分顯現。
實際上,2014年至2016年,華東科技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為890.51萬元、1053.61萬元和2359.70萬元。在淨利潤為盈利的背後,卻是連續三年的扣非淨利潤為負。2014年至2016年,華東科技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虧損2586.47萬元、1.40億元和4.19億元,虧損數額呈大幅攀升狀態。
據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是單純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指標,把資本溢價等因素剔除,隻看經營利潤的高低,是正確判斷經營業績好壞的指標。因此,作為一家連續多年扣非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華東科技的主營業務能力值得懷疑。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業績的虧損與華東科技主業技術薄弱有關。“華東科技現在主要做液晶麵板,但是它的液晶麵板技術力量還比較薄弱,而且其在產能方麵還處於爬坡期。總體來看,公司自身的產品競爭能力較弱。”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也表示並不看好華東科技所進入的板塊,不管是顯像管還是晶體元器件等都是一些非常傳統類的製造板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轉型升級,這些都不具備長遠的優勢。
依賴補貼“續命”
值的注意的是,華東科技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98.92%,這其中,有1045.93萬元的營業外收入是來自政府補助。
公司2016年年報中同樣出現了“巨額”政府補助,在計入當期非經常性損益一欄中,2016年華東科技獲得的政府補助竟高達6.49億元,占其全年營收的41%左右。
記者梳理發現,其獲得的補助項目多達52項,包括一些財政扶持基金、技術改造項目資金、穩崗補貼、減免稅款等。
其中,公司2016年獲得的穩崗補貼為116萬元、引進外國專家項目經費72萬元、因從事國家鼓勵和扶持特定行業、產業而獲得的財政扶持基金共計6.33億元。
此外,2014年和2015年,公司還分別收到政府補助645.18萬元和4415.96萬元。這些形式多樣的的政府補助為華東科技原本低迷的業績貢獻不少。
重組受挫
事實上,在主業不振的背景下,華東科技也曾籌劃過重組,試圖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2016年11月,華東科技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南京中電熊貓液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2%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通過此次重組,華東科技寄希望於通過發力液晶麵板來挽救持續低迷的業績,同時公司大股東也能完成當初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
然而,該項重組並不順利。今年2月15日,華東科技公告表示,由於重組涉及的交易對方較多,需報送審批時間較長,且公司臨時股東大會未通過關於繼續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組。
據披露,該議案僅獲得了101萬股的讚成票,反對票高達2.02億股,占到參加臨時股東大會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99.5%,且反對股均來自於中小股東。
在梁振鵬看來,中小股東持反對意見,可能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公司注入那麼大的液晶麵板資產業務,會給華東科技帶來更高的經營風險。
連續的利空消息,讓華東科技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也受到影響。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15日複牌以來,華東科技股價一路下滑,已從2月15日的3.41元跌至7月26日的2.75元,累計跌幅達到19.35%。
麵對投資者,華東科技曾多次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擁有全球第一條金屬氧化物(IGZO)技術的8.5代TFT-LCD生產線,該背板技術電子遷移率高,適合應用於高精細、窄邊框的全麵屏產品。8.5代TFT-LCD生產線生產大中小各種尺寸的高分辨液晶麵板,可提高單位玻璃基板的經濟價值,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其他麵板廠商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洪仕斌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華東科技所說的8.5代TFT-LCD生產線,如果不具備規模化生產的條件,那麼它基本上是沒有多大的成本優勢。況且這種技術比起真正提供這些部件生產的企業,華東科技也不具備競爭優勢。
“目前來說中國所有的液晶麵板工廠在全球的技術水平還處於比較弱的階段。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的液晶麵板工廠的技術都是領先於中國大陸的液晶麵板工廠的。”梁振鵬認為,華東科技目前在液晶麵板技術領域還未形成對外宣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如果它的技術研發能力真有這麼強的話,也不至於營業利潤出現虧損。”
(原標題:華東科技上半年預虧超2億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業績承壓)
最後更新:2017-07-29 07: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