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死後,蜀國為什麼能夠堅持30年?

司馬懿在五丈原拖死了諸葛亮,魏國上下登時一片歡騰,所有人都明白,諸葛亮一旦逝世,蜀國被滅隻不過是彈指之間的工作。可是大家通常沒想到的是蜀國居然整整堅挺了三十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東吳製衡

首要,從外部要素來說,盡管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和東吳的關係走向決裂,劉備也直接因為伐吳失利而逝世。不過,在諸葛亮掌權後,孫劉聯盟的關係日趨安穩。即便是在諸葛亮逝世後,蜀漢和東吳也沒有爆發較大的抵觸。

當然,在蜀漢行將滅亡之際,東吳將領預備對蜀漢進行一次趁火打劫,成果以失利而告終。此外,在諸葛亮逝世,東吳諸葛恪等人也曾興兵北伐,必定程度上牽製了魏國的戎行,直接延緩了魏國甚至司馬氏對蜀漢的用兵。

二,魏國內亂

其次,對於實力最強的魏國,在諸葛亮逝世後,墮入到曹氏和司馬氏的奮鬥中,這也影響到了魏國的對外用兵。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製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情。可是,在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氏並沒有過上平穩的日子。自公元251年到公元257年,淮南區域呈現了三次對立司馬氏的暴亂,史稱淮南三叛,分別為王淩之叛、毋丘儉文欽之叛及諸葛誕之叛。

三,後主治國

後主劉禪的小說形象是一個昏庸,無能,甚至像傻子一樣的“扶不起的阿鬥”,可是真實的曆史記載,劉禪並非是一個昏庸的君主,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製度,命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讓兩人相互製衡。蔣琬去世後,劉禪幹脆自攝國政。這哪是弱智的行為啊。

由此來看,蜀國在多方因素下,最終在諸葛亮死後仍然堅持了三十年。

最後更新:2017-08-27 23:15:51

  上一篇:go 時尚:林更新這樣的打扮,你們說帥不帥?
  下一篇:go 林更新更博感慨而立之年,一個細節被高圓圓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