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搜狐
金磚峰會推動務實合作 財金領域可望取得七大成果
8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吹風會透露了會議預期取得的“七大成果”。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在吹風會上指出,這些成果將為金磚國家和世界經濟發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做出新的貢獻,也將把金磚五國的務實合作推向新的高度,為下一個“金磚十年”開一個好頭。
繼“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後,我國又一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即將開幕。
外交部長王毅在8月30日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召開領導人小範圍會議、大範圍會議。小範圍會議的主要議題包括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經濟治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國家安全和發展。大範圍會議將重點討論深化金磚合作、開展人文交流、推進機製建設等問題,各國領導人將通過《領導人廈門宣言》。
本次廈門峰會在財政和金融領域將有哪些成果和亮點?8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吹風會透露了會議預期取得的“七大成果”。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在吹風會上指出,這些成果將為金磚國家和世界經濟發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做出新的貢獻,也將把金磚五國的務實合作推向新的高度,為下一個“金磚十年”開一個好頭。
加強協調促進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10年來,金磚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從12%上升到23%,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超過所有發達國家的總和。然而,當前金磚國家也麵臨著巨大挑戰。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葉輔靖8月31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從內部看,金磚各國普遍麵臨穩增長、調結構的雙重壓力,以及動能轉換的問題;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中新社8月30日舉辦的主題為“金磚國家峰會前瞻”的國是論壇上指出,能否可持續增長是金磚國家未來十年麵臨的一個主要挑戰。世界經濟在增長的同時,存在結構性的問題。大宗商品價格周期需十年,金磚國家如何保住過去的增長是關鍵。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認為,目標多元也是一個挑戰。“國家之間在經濟目標上可能存在分歧,比如,巴西是農產品競爭力很強的國家,它希望農產品的關稅越低越好,而印度則是世界上農產品保護力度最高的國家。”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和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由於國際分工不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產業競爭較小,金磚國家的“成長”相對順利;隨著影響力的上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會麵臨更多來自發達國家的阻力和衝突。
此次廈門峰會在財金領域的一大成果,將是促進金磚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增長。據周強武介紹,金磚五國將進一步加強宏觀層麵的溝通協調,包括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所有的政策工具,來促進金磚五國的經濟增長。同時,金磚五國共同敦促發達國家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減少負麵溢出效應,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共同推動PPP領域合作
廈門峰會在財金領域的另一大成果,是針對金磚國家麵臨的共同發展任務,共同推動PPP領域合作,為金磚國家PPP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融資手段是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非常重要的方麵,中國可以向金磚國家提供促進PPP發展的相關經驗。”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
她對記者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初步引入PPP模式,但是采用了BOT模式建設基礎設施;2000年後,PPP模式開始真正落地;2014年,PPP模式開始逐漸普及,PPP項目遍地開花。
在趙萍看來,中國首先可向其他金磚國家推廣項目經驗,其次是推廣政策支持經驗。為了推行PPP模式,國家先後出台了一係列相關促進政策,對鼓勵PPP模式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其他金磚國家發展PPP模式才剛剛起步,中國經驗的分享可以幫助這些國家少走彎路。”
據統計,金磚五國去年對外投資將近2000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總量的12%。在趙萍看來,如果能在基礎設施領域有更多投資與合作,對於提升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具有重要意義。
趙萍在中新社8月30日舉辦的國是論壇上指出,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金磚國家合作重要的突破口,未來投資空間巨大。“巴西基礎設施落後已經是共識,印度基礎設施的現狀與其世界經濟地位和外貿規模不相匹配,約一半的國土沒有公路,鐵路網目前也麵臨老化的問題;南非的電力設施急需升級換代;俄羅斯整體上公路比較落後。”
據悉,世界各國基礎設施投資占GDP的比重一般超過3%,中國和印度的這個比例更是分別超過8%和5%。“對於俄羅斯、巴西、南非這樣經濟增長麵臨較大挑戰的國家而言,能夠通過基礎設施的合作實現新的增長點。”趙萍說。
金磚各國也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麵設定了頗具雄心的目標。據趙萍介紹,印度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將進入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計劃投入一萬億美元;俄羅斯也正在努力發展高端基礎設施項目,計劃投資430多億美元用於改善鐵路基礎設施。
然而,一些金磚國家目前缺少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經驗,也缺乏資金支持。“過去幾年,巴西試圖增加公共開支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但受到經濟增長疲軟製約,外資信心則受政治經濟格局變動影響;俄羅斯吸引外資因俄烏邊境問題而承壓;南非資金缺乏問題更加突出,整個銀行業的資產總額隻有4萬億蘭特。”她說。
趙萍認為,除發揮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之外,各國還要以“擴大開放”為原則給外資更多的機會,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
“中國有上百家大型國有企業,中交、中建、中鐵等大型國有施工企業都是參與PPP項目的主力軍,不僅具有發展PPP模式的經驗,而且有很強的資金實力與金磚國家合作開展PPP項目,有效突破金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瓶頸。” 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金磚銀行將獲新進展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下稱“金磚銀行”)是由新興市場國家自主成立並主導的國際多邊開發銀行,開業兩年多來在諸多領域取得了務實的成果。2016年,銀行批準了來自5個成員國的7個項目,總金額達15.5億美元;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發行了3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債券。
廈門峰會召開前夕,金磚銀行宣布批準了來自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四個項目,總額約14億美元。銀行預計今年批準10-15個貸款項目,貸款規模將達25億到30億美元。
此次廈門峰會將推動金磚銀行進一步向前發展。“我們將為金磚五國申請金磚銀行的貸款項目,提供項目準備金,這將會在本次廈門會晤上取得新的進展,促進相關項目的開展和實施。” 周強武在8月31日的吹風會上說。
金磚銀行行長卡馬特7月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曾表示,2017年至2018年,銀行正在儲備的項目已有23個,規模達60億美元,其中多個項目集中在綠色能源以及基礎設施領域,這將為金磚國家綠色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急需的資金。
中國提出的“金磚+”合作模式備受關注,此次埃及、幾內亞、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國的領導人將齊聚廈門。外交部長王毅在8月30日的外交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金磚合作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五國,具有全球性影響。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通過金磚平台推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符合各國共同利益。
金磚銀行也計劃將“朋友圈”擴展到非金磚國家,銀行理事會已就吸納新成員啟動了相關程序。據世界銀行測算,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缺口高達1萬億美元,但傳統多邊開發機構隻能提供大約40%的融資,金磚銀行成為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
金磚銀行在今年7月公布的五年總體戰略中提到,下一步會將業務的重心放在可持續發展方麵,預計三分之二的貸款項目將被用於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
周強武還在8月31日的吹風會上強調,金融合作是金磚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峰會將推動應急儲備安排的發展和完善,推動金磚國家本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推動金磚國家間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的布局,加強金融監管的交流與合作。還將推進貨幣合作,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方麵有所作為。
(原標題:金磚峰會推動務實合作 財金領域可望取得七大成果)
最後更新:2017-09-01 06: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