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搜狐
機構拋8億元三聚環保 分析人士稱王亞偉大概率仍在堅守

三聚環保繼7月14日股價“閃崩”後,7月17日再度下跌3.30%,盤中下探至29.95元,創出今年以來的第二新低。也就在這一天,三聚環保發布公告,稱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管理人員共計54人,將自本公告之日起的6個月內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金額不低於3.5億元。
在三聚環保公司高管齊唿增持的同時,《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卻發現,以基金為首的主力機構資金卻在持續撤離,近30天合計淨流出超8億元。三聚環保之所以成為創業板的“網紅”,是因為原公募“一哥”的長情持有,而在上市公司高管與主力機構出現反向操作的背景下,王亞偉會站在哪一邊呢?
30個交易日主力拋售超8億元
54名高管欲增持3.5億元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及“主力資金追蹤”數據顯示,三聚環保的持續下跌已經讓主力資金耐心減退。截至7月17日,近30個交易日共有8.01億元的大單資金(大於等於10萬股)淨流出該股。近30個交易日裏,大單資金淨買入三聚環保共有9天,其他交易日均為淨賣出,其中有4天的淨賣出額超過1億元。6月14日、7月6日、7月10日、7月14日,三聚環保漲跌幅分別為-2.41%、-1.03%、-6.09%、-8.67%,單日大單淨流出額分別為1.03億元、1.09億元、2.61億元、2.02億元。不過,機構並未通過大宗交易平台賣出該股。大宗交易數據顯示,該股自5月份以來僅上榜一次,6月8日機構專用少量買進9.30萬股。
這邊主力機構在持續賣出,那邊卻有公司高管在增持。
三聚環保於7月17日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劉雷、副董事長林科等54名核心管理人員擬增持,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3.5億元。其中劉雷、林科、劉明勇等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5億元;其餘43名核心管理人員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公司表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價值判斷,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控股股東海澱科技、劉雷、林科承諾:自即日起三年內不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包括承諾期間因送股、公積金轉增股本等權益分派產生的股份。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還注意到,不少投資者在互動平台上向三聚環保詢問股價下跌的原因並提出不少建議。三聚環保回複稱,“公司會重視並分析股價下跌的原因,做好股東的溝通工作。”那麼,作為三聚環保重要股東的王亞偉,公司是否也做通了工作呢?
追求成長持續性
王亞偉大概率不減倉
在上市公司高管與主力機構出現反向操作的背景下,對三聚環保特別偏愛的王亞偉會站在哪一邊呢?
數據顯示,從2013年王亞偉躋身三聚環保十大流通股股東以來,就一直重倉三聚環保,而這隻股票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從2013年年初的每股11元到如今的30元,4年之內的巨幅上漲對於王亞偉來說,可謂收獲頗豐。今年一季度王亞偉仍然占據了三聚環保十大流通股東的第4和第9兩個席位,今年一季報顯示,王亞偉旗下的昀灃證券、昀灃3號持股數量分別為2535.01萬股、1026萬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2.8%和1.13%。足見,他對三聚環保的看重。
然而,三聚環保的股價“閃崩”的確在考驗著王亞偉的耐心,市場也隻能根據他的投資風格來做推斷。
深圳某了解王亞偉的業內人士表示,王亞偉持股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隨波逐流,他的投資理念受彼得。林奇影響很深,投資範圍包括隱蔽資產股、拐點再生股、冷門股等。王亞偉此前對媒體表示,“我的投資風格是尊重市場、挖掘市場中被低估的投資機會。”在對風險認識的基礎上,王亞偉一直倡導有業績支持的成長型投資,而且成長本身的穩定性、持續性在投資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僅要看上市公司當年的增長,還要看能不能保持至少3~5年的良好增長,“隻輸時間不輸錢”,還要看安全邊際是不是足夠大。
“事實上,三聚環保基本麵並沒有大的變化,經營業績穩定增長,並且多項儲備技術正逐步推廣,有望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上述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王亞偉極有可能在市場資金撤離該股時,他反向進行了增持,至少,他能維持一定的倉位,不輕易做波段操作。”
記者發現,三聚環保於7月15日還發布了半年報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在12.08億元至1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21%至55.43%。“能源淨化市場空間廣闊,三聚環保秉承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提供融資支持、能源產品銷售、倉儲等多元化服務,與客戶實現效益共同提升。三聚環保懸浮床加氫訂單再次落地後,預期該技術將加速推廣,為業績高增長提供保障。”廣發證券郭鵬對這份業績預告如是表示。
(原標題:機構拋8億元三聚環保 分析人士稱王亞偉大概率仍在堅守)
最後更新:2017-07-19 0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