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深圳擬恢複30年前劃撥方式供地 將“隻租不售”人才保障房等納入

租賃市場成為今年的熱點話題,各地政策頻出,深圳先後發布了關於棚改、租賃市場等一係列關係民生的政策。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以下簡稱深圳市規土委)在其官網上發布通告,征求社會公眾對《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土地供應管理的若幹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稿》恢複了以往的劃撥方式供地,並將“隻租不售的人才和保障性住房、創新型產業用房用地”納入土地劃撥範圍。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上述《征求意見稿》是深圳市政府為了彌補以往土地出讓製度中的弊端,並配合房地產長效機製的建立,從不同的角度製定出符合深圳社會發展的土地出讓方法,並建立相關的監管製度,對深圳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提供基礎。

●劃撥範圍僅限於產權歸政府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用地

深圳市規土委在解讀時表示,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我國土地供應方式包括劃撥、出讓、作價出資和租賃。而深圳自1988年1月《深圳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出讓條例》頒布實施後,特區國有土地統一實行有償出讓製度,事實上廢除了劃撥,改為協議免地價供應。

此次恢複劃撥方式供地,是為了鼓勵社會投資民生用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確保公共服務及產品盡可能地惠及廣大群眾。

在何倩茹看來,《征求意見稿》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恢複劃撥方式供地。劃撥用地範圍僅限於產權歸政府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用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些企事業單位隻向社會索取資源,而不向社會貢獻力量的行為。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也認為,此次重歸行政劃撥,一方麵複歸最嚴格的土地利用,強化了劃撥用地的政府全書,有利於體現用地的公共屬性;另一方麵,劃撥用地擴大到隻租不售的人才和保障性住房、創新型產業用房用地,這是針對高房價、新市民住房需求困難的背景,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的公共屬性全麵凸顯。

李宇嘉還表示,盡管《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劃撥用地產權歸政府,但不限定劃撥用地的投資主體,政府可以根據其投資管理要求選取合適的經營模式和經營者,區分用地供應和項目經營,以鼓勵社會投資民生用地。這意味著,開發商參與公共服務設施,人才住房,即PPP模式,將成為未來企業轉型的主要領域。

另外,此次《征求意見稿》在土地租賃方麵,提出了短期租賃和長期租賃結合的供應方式,短期租賃年限不得超過五年,長期租賃年限不少於五年且不超過二十年。何倩茹認為,這是土地租賃市場的一種新嚐試。

●租賃市場影響房價幾何?

日前,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確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8月28日,深圳規土委也下發了關於征求《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加大租賃住房的建設和供應,且“十三五”期間,擬收儲不低於100萬套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

深圳先後出台棚改、租賃市場、土地供應向人才住房傾斜等一係列關係民生的政策,並大力發展租賃市場。對此,李宇嘉認為,房地產調控將繼續嚴格,並將構建起圍繞“租售並舉”的長效機製。

事實上,如果算上城中村、企業集體宿舍、學生宿舍,深圳的房子總量夠了,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人士說,目前深圳有1042萬套住房,常住人口幾乎人均一套。

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近日在“進擊的租賃時代”主題論壇上表示,租賃市場的發展為剛需市場上的住房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解決之道,對於深圳的房價來說是一個很明顯的抑製因素,短期內看跌深圳房價。

何倩茹認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會是房地產未來的主要格局。

(原標題:深圳擬恢複30年前劃撥方式供地 將“隻租不售”人才保障房等納入)

最後更新:2017-09-05 01:17:30

  上一篇:go 港股通名單調整生效 南下資金虎視眈眈欲尋新牛股
  下一篇:go 山東地煉企業組建煉化能源集團 抱團打造“第四桶油”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