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
搜狐
外圍資金持續入場 A股熱點切換料加快
今年3月以來,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的資金淨流入規模逐月擴張,7月淨流入資金規模已較3月翻倍。進入8月,北上資金依然“不恐高”,本周前三個交易日仍維持較高速入場狀態。此外,通過QFII及RQFII的數據也能看到,海外資金在持續增加對A股市場的配置。
業內人士認為,A股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價值窪地,外圍資金對A股市場青睞有加,有望推動行情保持偏強態勢。不過,北上資金的“口味”還是出現細微變化,後市熱點輪換速度或加快。
北上資金不恐高
近期,雖然大盤累積了一定漲幅,但是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北上資金似乎沒有“恐高”情緒。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逐月擴張,7月淨流入資金已經高達224.12億元,較3月的111.71億元翻倍。
進入8月,北上資金熱情依然不減。本周前三個交易日,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額分別為27.88億元、18.21億元、12.16億元,仍然維持高速入場狀態。
從板塊來看,最近一個月,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資金最青睞的是家電板塊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淨買入額分別達到36.65億元、27.88億元。緊隨其後的海康威視、中國平安、貴州茅台、長江電力的淨買入額也超過10億元。進入淨買入額前十榜單的個股還有五糧液、洋河股份、恒瑞醫藥、中信證券。
“這些資金主要看好家電、釀酒大消費、大金融、智能安防等行業板塊,對一些估值低、高分紅、業績增長穩定的大藍籌、大白馬尤為偏愛。”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表示,北上資金不斷流入,引發了A股價值投資的風潮。
國金基金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徐豔芳分析,北向資金淨流入主要因為中國經濟韌性強,沒有此前預期悲觀,且A股配置比例偏低,遠未達到基本配置水平。北向資金持續流入,非周期白馬股受到持續關注,這一趨勢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資金的“口味”還是有些細微變化。常春藤資產管理基金經理石海慧指出,如果仔細研究可以發現,北上資金增加了對寶鋼股份、萬華化學等周期股的關注。從邏輯上看,雖然港股整體處在估值窪地,但是港股市場中,大行業的龍頭公司相對缺乏。因此,A股行業龍頭如果估值合理、盈利能夠兌現且持續性較好的話,將會引起資金追捧。
QFII持續加倉
央行數據顯示,6月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8680.4億元,連續6個月保持增長,超過2015年A股牛市時8504億元的規模。北京拙撲投資研究員原欣亮表示,這顯示外圍資金逐步流入A股市場。
通過QFII及RQFII的觀測也能看到,海外資金在持續增加對A股市場的配置。截至7月31日,累計批準的QFII及RQFII投資額度已超過1萬億元,比上月末增加90億元左右。而中報數據顯示,QFII基金二季度以來持續加倉A股藍籌股。例如,瑞士聯合銀行增持2497萬股海康威視,持股數量達到1.25億股。
“就目前的中報數據來看,QFII增持34家A股股票,總增持數量為1.656億股。QFII重倉持有的個股多數表現好於大市,海康威視、萬華化學、水井坊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39%、53%、47%。”原欣亮說。
“從全球橫向估值比較來看,A股不能簡單地說被高估或低估。”富恩德(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程冬表示,上證50指數最近半年走強,
但A股大盤藍籌的估值水平仍低於海外市場,如家電、銀行、地產、大消費等領域白馬龍頭股,仍比海外市場對應股票估值低,但中小創股票整體估值水平仍高於海外市場同類股票的估值。
熱點切換料加快
近期A股板塊輪動有所加快,創業板也開始出現反彈。市場熱點是否將擴散,甚至切換?
對此,程冬表示,整體存量博弈的市場環境下,大板塊間的輪動在加快,熱點頻繁切換。“鋼鐵、有色、煤炭等周期品經過這一輪較快上漲,提價預期在股價中反映較為充分。站在目前時間點看,看好估值匹配度合理的大消費板塊行業龍頭。待周期退潮,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大消費板塊又會成為有吸引力的配置方向。”不過,程冬直言,也不應將中小創全貼上高估的標簽,一些中小創個股已跌到估值匹配度合理的區間範圍。
原欣亮認為,前期上漲的強周期和金融股已處於高位,短期麵臨調整。熱點輪動頻繁的情況下,市場反而失去了拉漲的主力軍,資金流向相對分散,這就蘊含了一定的市場風向。雖然外圍科技股的強勢上漲拉動了創業板反彈,但由於創業板去泡沫還不充分,成長股趨勢性持續上漲的基礎並不牢固。“建議投資者在近期熱點輪動頻繁的時候減少倉位,中線投資可關注有業績支撐的低估值價值股和MSCI成分股。”
“當前A股周期品種上漲幅度較大,後期隨著經濟數據的公布,對周期股的追捧熱度有可能下降,後續可能逐步切換到非周期的白馬行情。”徐豔芳說。
(原標題:外圍資金持續入場 A股熱點切換料加快)
最後更新:2017-08-10 07: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