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90 返回首页    go 搜狐


王健林轻资产之路早有倪端,大惊小怪不必要!

万达和王健林成为最近市场的关注和搜索的热词;不管是企业内部去杠杆也好,还是银行风险的监管需要也罢,反正最终的结果是资产易手,让大家感慨世事难预料之余,不免对老王充满了不解和同情。看似如此突然的变化扑朔迷离,其实早在两年之前就早有倪端和准备。只不过,当下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成为了催化剂罢了。还记得2015年5月,王健林在出席深交所活动时发表主题演讲,他透露:“可能5年以后,万达广场将没有重资产项目了。这意味着五年内万达商业地产将去房地产化,转型为一家商业投资服务企业,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完全轻资产化。”“将来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去掉‘地产’二字,变成万达商业投资公司或商业投资管理公司,去房地产化,也实现万达商业地产的全面转型。”此外,万达未来或将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取利润,促进O2O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看到了吗?两年前老王就把今天的决定立下了,不是谁逼走投无路,而是企业的愿景和规划使然。一度借助地产的东风,占据首富榜的王健林不做地产了?对于大房企的转型战略,笔者认为,不能过度解读,也不可掉以轻心。投资者应该学到的,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大鳄的投资思想。

首先,懂得分散风险、趋利避害。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像王健林一样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做不到,但趋利避害、着眼未来的财富思路是可以学来的:看到楼市疲软,及时做出转型,在楼市低迷时,果断放弃掉没有财富增长点的项目。而我们很多房产投资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历过房价的涨跌周期,无视市场规律;即使面对下行的市场,仍自以为是的抱有“触底反弹”的虚妄的想法。或许你成不了首富,但也不能随意处置自己积攒起来的财富。

其次,主动拓展疆土,争夺市场发言权。O2O也好,轻资产化也罢,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把眼界放宽,不把财富增长点集中到一点。反观我们的投资者,在国内投资渠道狭窄、收益不高、项目单一的环境下,仍然保守残缺。不管是在国内理财机构投资QDII,或是跟随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投资的浪潮借船出海,都是一个应该尝试的全新思路。

再次,创新盈利模式及明确地投资目标。从万达一步一步做大,我们可以看到,王健林的财富逻辑很清晰。国内投资者单纯追求资本利得和快速房产或者股票升值的投资诉求与其相比,显得投资思想和哲学是如此的空洞和乏味。特别是随着市场的改变,盈利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单一资本市场的、仅仅依靠上涨周期获利的市场盈利模式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换句时髦的话来讲:投资思路更需要与时俱进,要与所创造和拥有的财富规模相匹配!没有准备进行盈利模式改变和创新的中国地产投资者们的思路已经显得OUT 了。

此外,万达的转型也折射出当下国内房企库存量高企带来的压力。对于万达这样的航母级房企,其多元的经营分散了资金风险,即使销售物业积压,也不会带来资产周转的问题——但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把全部资金都置于房产之中,面对楼市疲软的局面,是否还能有万达清理资产的从容和决绝,就很值得怀疑了。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刘磊房产评论。

最后更新:2017-08-25 00:30:45

  上一篇:go 郭敬明和女明星合照,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第四张怎么回事
  下一篇:go 吴昕大方承认与潘玮柏的恋情:爱上未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