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搜狐
證監會重申嚴防企業帶病上市 7月發審通過率僅為84%
點擊查看>>>最新鮮的新股資訊 新股申購表 新股上會情況一覽表
證監會表示將繼續按照依法監管、全麵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堅持問題導向,完善IPO現場檢查等工作機製,依法嚴格審核、嚴格監管,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防止企業帶病上市。
7月以來證監會下發IPO批文的速度又回到此前節奏,連續兩周維持了單批9家企業的節奏。
與此同時,在上周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將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製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
在多重因素疊加下,部分市場觀點認為IPO或進一步放寬。在7月21日的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對此進行了回應。
常德鵬指出:“證監會繼續按照依法監管、全麵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堅持問題導向,完善IPO現場檢查等工作機製,依法嚴格審核、嚴格監管,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防止企業帶病上市。”
本月再有5家被否
日前,創業板發審委2017年第59次會議再否一家企業,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未通過。
發審委委員對瑞芯微電子高毛利率的合理性,納稅等多個問題進行了詢問後做出了不予通過的決定。這已經是7月以來在發審會被否的第5家企業。
截至7月21日,7月內有39家企業上會審核,其中5家企業被否,1家企業暫緩表決,發審通過率僅為84%。本月還有幾場發審會,屆時發審否決率可能會存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12日創業板發審會上,甚至出現了3家上會企業同時被否的情況。
“一天內否決三家可能是偶發事件,不能因為一時的否決率而得出什麼結論,但這也體現出目前對IPO的審核的確在日益趨嚴。”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前發審委員李曙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在證監會不斷強調從嚴審核,嚴防病從口入的大背景下,今年開始發審通過率就在持續走低,6月通過率更是降至69%,全月有12家企業未能通過發審會。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IPO發審常態化更加嚴格了監管層對於企業的要求。從近期監管層透露的信息來看,監管部門對企業IPO審核所執行的標準、流程均無變化。但隨著IPO企業數量的增多,初審環節和發審環節的審核否決率也在同步上升,大大壓縮了“帶病闖關”的空間。
“今年能夠明顯感覺到更加嚴格了,這一點發審通過率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就我的經曆來看,發審會上發審委員問的問題更有針對性了。”滬上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資深保代人士7月21日對記者表示。
而深圳一家中型律所從事IPO業務的律師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因為最近審核趨嚴,有一些擬上市公司擔心過不了,在可控時間內刻意將申報時間放緩,避開近期,或者采用中止審查的方式。市場對於監管層嚴格審核的態度已經形成了共識。”
終止審查持續增多
發審會否決率居高不下,證監會從嚴審核的震懾力向後端傳導。截至7月21日,證監會公布了最新一期終止審查的企業名單。
7月以來,終止審查的企業再添5家,括深圳奧雅設計等公司,全年終止審查企業的數量已經累積至59家。
其中,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異常是企業終止審查占比最大的原因,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信息顯示,有超過6成企業存在這一情況。其次是,企業會計核算規範性存疑,業績下滑等問題,合計占比超過2成。
另外記者了解到還存在個別企業由於自身訴訟涉及風險或戰略調整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的情況。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則透露,在終止審查的企業中監管層重點關注企業自身經營風險、會計核算規範性方麵存在問題,部分企業在審核過程中存在粉飾業績的行為,或通過關聯交易,或通過調節利潤手段粉飾業績,導致業績不能真實的反映盈利狀況。
對於在審排隊企業而言,除了發審會的壓力外,證監會財務核查行動也讓很多企業知難而退。在今年首批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中,5家被抽中的企業中有兩家在被抽到後主動終止撤回了材料。
近期,證監會公布了2017年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第二批企業,包括深圳市三諾聲智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被抽中,新一輪現場核查等待啟動。
除了來自於監管的壓力,企業終止審查企業數量增多的背後,券商等中介機構也起到不小的作用。
“財務方麵有硬傷的企業,券商也擔心很難通過發審會,會同企業協商撤回材料。在IPO發審節奏常態化的情況下,券商也希望提高成功率,如果項目大概率不能IPO成功,那麼就應該將人手轉向其他成功率高的項目。”華北地區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人士告訴記者。
相關報道>>>
證監會表態IPO不會放水
IPO放寬?證監會回應: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
新股核發>>>
證監會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過44億元
新股申購>>>
弘宇股份和艾德生物7月24日申購指南(附打新攻略)
(原標題:證監會重申嚴防企業帶病上市 7月發審通過率僅為84%)
最後更新:2017-07-23 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