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7月解禁規模增至2154億元

上半年A股限售股解禁規模有限,6月份更是降至全年最低水平,僅為1427.43億元,但是7月份限售股解禁規模驟增,高達2154.02億元,環比增幅高達50.90%。上半年限售股解禁規模本來就不大,但下半年解禁壓力驟增,9月份A股解禁規模高達291.60億股。12月A股解禁規模也超過200億股,達到223.37億股。相對應的下半年產業資本的減持壓力也會增大。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在減持新規下,重要股東的減持周期被拉長,但若更多的上市公司跟進減持,其對滬深市場運行的負麵影響仍不容忽視。

7月解禁規模驟增

據統計,2017年7月全部A股限售股數量為164.22億股,以當前股價估算,解禁市值大約為2154.0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是今年以來解禁規模最少的月份,其解禁市值僅為1427.43億元,7月環比增幅高達50.90%。從籌碼供給較少角度來看,2017年7月大小非減持壓力將明顯提升。

從主要板塊2017年7月份的減持規模來看,上證主板A股解禁市值為1110.14億元,環比增加345.75億元,增幅達到45.23%,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五位;深證主板A股解禁市值為167.65億元,環比增加58.04億元,增幅為52.95%,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十位;中小板的解禁市值為442.19億元,環比增加了145.55億元,增幅為49.07%,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八位;創業板的解禁市值為434.05億元,環比增加了177.25億元,增幅為69.02%,排在2016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三位。由此來看,上證主板和中小企業板解禁壓力相對較小。不過創業板中小板解禁規模較大,環比增幅超過50%。

從個股來看,7月有102隻股票出現限售股解禁,東方航空易事特的解禁規模居前,超過10億股,分別為13.27億股和13.08億股。福能股份山鷹紙業青島海爾等11隻股票解禁規模超過5億股,35隻股票解禁規模超過1億股。與之相比,申萬宏源強力新材通化東寶等10隻股票的解禁規模較小,低於1000萬股。

下半年解禁壓力較大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這份“減持新規”相比於此前,主要變化在擴大適用範圍、明確受限減持行為、強化減持信息披露、加強違規減持法律責任等。而也正是在該減持新規出台後,此前的“花式減持”的風頭得到有效遏製。

但減持新規會影響減持節奏,而很難徹底改變上市公司的減持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限售股解禁規模本來就不大,但下半年解禁壓力驟增,9月份A股解禁規模高達291.60億股。12月A股解禁規模也超過200億股,達到223.37億股。相對應的下半年產業資本的減持壓力也會增大。

銀泰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建華指出,“上市股東清倉式減持預計將對A股形成較為明顯的負麵影響。一方麵,減持將直接帶來供給的增加,對資金形成壓力;另一方麵,其也將對市場心理形成衝擊,打擊投資者信心。盡管在減持新規下,重要股東的減持周期被拉長,但若更多的上市公司跟進減持,其對滬深市場運行的負麵影響仍不容忽視。當下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依然很大,很多一級市場股東減持的意願應該還是比較強,減持新規發布後隻能影響減持節奏,但不會改變趨勢。減持新規之前減持相對簡單,後麵新規出來之後有減持想法的肯定會提早謀劃,畢竟減持周期被拉長了,另外從數據上看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也是解禁高峰期。”

平安證券繳文超指出,一年期結構化定增解禁風險不容忽視。選取了2016年進行非公開發行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超半數的股票是在2017年解禁,且集中在2017年下半年。將大股東全額認購、大股東關聯方全額認購、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全額認購的情況排除,隻考慮機構投資者、自然人等的參與。在前麵選取的樣本數據中,按解禁市值來劃分,計算市值時按照2017年5月31日收盤價計算,並且考慮股本轉增和分紅因素,2017年解禁總市值為9411億元,其中,2017年前五個月已解禁的市值總額為2313億元,下半年將迎來解禁高峰。

(原標題:7月解禁規模增至2154億元)

最後更新:2017-06-26 04:22:58

  上一篇:go 今年以來16家公司發布配股預案 數量超去年全年
  下一篇:go 大起大落猶如“過山車” 誰來打破農產品價格周期波動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