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幫你賺錢之前,必須約法三章

20世紀50年代,年輕的巴菲特在正式接受親友資金、運作巴菲特合夥有限公司之前,曾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他認為更重要的東西,即投資的“基本原則”,包括合夥人每月提取資本的條款設計等,這些原則呈現了一位起初僅掌管很少資金、但非常成功的年輕投資人的心態,十分具有參考意義。

如果我管理100萬或1,000萬美元,我會投入全部資金。我在1950年代創造出最高的投資報酬。沒錯,我簡直把道瓊指數打趴了。你應該看看那些數字。但當年我掌管的資金很少,不必投資很多錢,這是很大的結構優勢。如果你給我100萬美元,我想我可以替你一年賺50%。嗯,我知道我做得到。我可以保證。”

——巴菲特,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

1956年,巴菲特在紐約和他的老師、價值投資法創始人格雷厄姆一起工作。格雷厄姆決定退休時,希望他最優秀的學生巴菲特成為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合夥人,但25歲的巴菲特選擇回到故鄉。

不久之後,應4名家族成員和3名朋友的請求,巴菲特成立一家新的投資公司:巴菲特合夥有限公司。

不過,在接受這些親友的資金之前,巴菲特請他們到奧馬哈俱樂部用餐開會,這餐他們各自付賬。

那天晚上,巴菲特發給他們幾頁法律文件,裏麵有正式的合夥協議;他請他們別太擔心這些文件的內容,他保證裏麵沒有出人意表的東西。他召集這次聚會,主要是為了討論他認為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投資的“基本原則”。

這是一份簡短的規則,他印了副本給出席的人,並逐條仔細解釋。巴菲特堅持在投資上擁有徹底自主權。他不會談論這家公司實際在做什麼,也不怎麼談實際的持股。

他對他們說:“這些基本原則是我的投資理念。如果你也是這麼想,我們就開始吧。如果你不同意,我也可以理解。”

投資的基本原則

1. 我們絕不對合夥人保證一定會有多少投資報酬。合夥人每個月提取0.5%的資本,所做的恰恰是取回資本。如果我們每年可以賺超過6%的投資報酬,那就足以支應取回資金的需求,而且本金也會增加。如果一年賺不到6%的投資報酬,那每個月領到的錢將有一部分或全部是從本金中支出。

2. 如果有一年的投資報酬低於6%,那每個月提取資金的合夥人在下一年領到的錢將比之前少。

3. 我們講年度投資盈虧時,是以資產的市值為準,也就是年底的資產市值與年初時比的結果。這可能與同年度報稅的已實現投資盈虧沒有什麼關係。

4. 我們的表現好不好,不是看這一年是賺錢還是虧損,而是以道瓊斯指數反映的股市大盤或主要投資公司的表現為基準。如果我們的表現優於這些比較基準,無論是賺是賠都算是表現良好。如果不如這些比較基準,那我們應該被丟雞蛋。

5. 要判斷投資業績,我認為最好是看5年的數字,不然至少也要看3年。我們的表現無疑有時會不如道瓊斯指數,而且可能明顯比不上。如果有3年以上的投資業績不如大盤,那我們全都應該替資金另尋出路,除非那3年股市是多頭行情,而且市場在投機資金推動下大幅上漲。

6. 我的工作不包括預測股市或經濟的波動。如果你認為我有這種能力,或認為這對經營投資事業有必要,你不應該加入這個合夥事業。

7. 我無法向各合夥人保證投資業績,但我可以保證並承諾:

a. 我們選擇投資目標,是看資產的價值,而非它們的受歡迎程度;

b. 我們藉由在每一項投資中取得可觀的安全邊際以及分散投資,盡可能降低資金永久損失(而非短期的市值損失)的風險;以及

c. 我的太太、兒女和我會把幾乎全部的財富投資在這家合夥事業上。

那天晚上應邀到奧馬哈俱樂部的人都簽了合夥協議,巴菲特則收下他們的支票。新合夥人加入時,每個人都獲得投資原則的詳細說明,而且每名合夥人每年都會收到最新的版本。

在隨後的日子裏,巴菲特透過向人數有限但與日俱增的合夥人寫信,說明他的投資活動和績效。他把寫信當成一種教育工具,藉此詳述和強調投資原則背後的概念,並談論他對未來績效的預期、評論市場環境。起初一年寫一次,但因為相當多合夥人抱怨一年太久了,他開始至少每半年寫一次。

這些“合夥事業信件”記錄巴菲特的投資想法、方法和省思,而他結束合夥事業後,便馬上開始經營廣為人知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段期間他取得空前的投資成就,雖然他預期投資會有多頭行情和空頭行情,但他認為以3-5年的期間來看,比道瓊指數高出10個百分點大多數時候是做得到的,而這也是他設定的目標。

不過,他的實際表現好得多:他持續打敗大盤,而且不曾有一年虧損。巴菲特職業生涯中投資績效最好的許多年份,正是出現在這段早期的日子。

數據來源:《巴菲特傳》

巴菲特最經典語錄30則

1. 如果你打了半小時牌,仍然不知道誰是菜鳥,那麼你就是。

2. 人生的起點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最後抵達了哪裏。

3. 大浪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4. 無論你多有天分,也無論你多麼努力,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讓九個女人同時懷孕,小孩也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出生。

5. 永遠不要問理發師你是否需要理發。

6. 當你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忙碌的時候,就沒有時間為不想要的東西而擔憂了!

7. 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8. 伴侶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資。在選擇伴侶上,如果你錯了,將讓你損失很多,不僅僅是金錢方麵。

9. 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10.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我喜歡目前自己所做的事,並對此始終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我隻對現實感興趣,從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對自己。

11. 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鍾。

12. 別人讚成也罷,反對也罷,都不應該成為你做對事或做錯事的理由。

13. 金錢並不是很重要的東西、至少它買不到健康與友情。

14. 世界上最笨的事情就是:看到股價上揚就決定要投資一檔股票。

15. 投資股票的第一原則:不要賠錢。

16. 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5年。

17. 當我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洞穴之中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18. 那些最好的買賣,剛開始的時候,從數字上看,幾乎都會告訴你不要買。

19. 投資並非一個智商為160的人就一定能擊敗智商為130的人的遊戲。

20. 我們的工作就是專注於我們所了解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21. 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

22. 投資成績並不像奧運跳水比賽,難度高低並不重要,你正確地投資一家簡單易懂而競爭力持續的企業所得到的回報,與你辛苦地分析一家變量不斷、複雜難懂的企業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23. 在馬拉鬆比賽中,想跑到第一的前提是必須跑完全程。

24.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資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愚蠢。

25. 要想遊得快,借助潮汐的力量要比用手劃水效果更好。

26. 如果沒有什麼值得做,就什麼也別做。

27. 在與商學院學生交談時,我總是說,當他們離開學校後,可以作一張印有20個洞的卡。每次他們作一項投資決策時,就在上麵打一個洞。那些打的洞較少的人將會富有。

28. 一匹能數到10的馬是傑出的馬——但不是數學家。

29. 要贏得好的聲譽需要20年,而要毀掉它,5分鍾就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你做起事來就會不同了。

30. 投資者隻要能夠避免大的錯誤,就很少再需要做其它事情。

您可以選擇

聯係您的諾亞專屬理財師,

最後更新:2017-08-20 12:25:30

  上一篇:go 王健林壕投5億給董明珠造車
  下一篇:go 鹿晗更博 都做媽媽的人了,還被鹿晗迷到不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