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答案是NO 通過率年內最低已成事實

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最近一段時間被否企業有增多之勢?

IPO的動向牽扯著市場情緒。在IPO批文下發數量減緩的同時,審核的監管鬆緊度越發嚴格,六月來,已有8家擬上市企業折戟而歸,算上取消審核的2家企業,本月的發行審核通過率低至七成,創下年內新低。

與此同時,內部控製是否完備、企業運行是否合規、信息披露是否準確是近期發審委審核要點。針對近期被否企業較多的情況,業內人士指出,上會企業被否與否和企業自身是否符合新股發行要求有關,並不存在“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的說法。

今年被否企業已有35家,超去年全年

 

本周(6月19日-6月25日),發審委共審核了10家企業,較此前兩周8家的上會企業相比,審核數量略有增加,從審核節奏上來看,周二、周三、周五是近期的發審會召開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審核通過率較低,10家上會企業中的3家被否,發審通過率為70%。

這和6月份的發審鬆緊持平。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6月份以來,截至6月25日,發審委共審核了34家擬上市企業,其中8家被否,2家取消或暫緩審核,發審通過率為70.58%,創下年內新低。今年1-5月的發審通過率分別為83%、81.25%、92.3%、82%和79.68%。

並且,今年以來,截至6月25日,今年以來共有275家企業上會,其中被否企業35家,取消/暫緩審核企業12家,首發審核通過率為82.9%,大幅低於2016年全年的91.48%。

3家抽中企業被終止審查

 

這35家被否企業數已經明顯超過去年全年18家這一數量了,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企業在上會前就自行撤回了申報材料最終終止審查。

證監會的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48家企業終止審查,其中僅6月份就有8家企業離開排隊通道,其中,6月1日終止審查的企業中,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28日舉行的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抽簽中被抽到。

今年以來,已經有3家被抽查到的企業終止審查,另外兩家分別是盛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審查的時間都為4月19日。

業內人士指出,信息披露質量抽查被抽中的幾率是5%,20家企業參加抽簽,1家被抽中,證監會、證券業協會將帶隊對這家被抽中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現場檢查,由於檢查細致,部分企業在現場檢查壓力和初審會提出問題後主動撤回,所以,通過審核機製產生的實際否決率遠高於發審會否決率。

證監會更為關注IPO質量

 

平安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IPO發審節奏大變的可能性正在減少,從近幾周的批文下發數量和融資額來看,證監會動態性地調整發審節奏,潛台詞就是不會將IPO停擺,隻是會根據市場情況來調整發行節奏,在這個基礎上,證監會毫無疑問將會在下半年更關注擬IPO公司的質量。

6月共有四批新股批文下發,數量分別為4家、8家、6家、6家,相應融資額為15億元、25億元、34億元、32億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4.42億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證監會共核發了23批IPO批文。至此,今年以來已經有219家企業拿到了IPO批文,共計籌資總額不超過1105億元。記者注意到,與此前周均10家比,單周核發數量已連續5周低於10家。

近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在公開場合表示,新股發行常態化以來,企業上市周期已經大幅縮短、上市預期比較明確,證監會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審核工作,提高審核效率,積極支持科技實力突出、創新能力強、業績增長快的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上市。同時,IPO發審監管將更嚴格。

“如果按照宣昌能講話中的觀點便是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可以預見下半年IPO發審通過率仍將持續走低。”上述人士表示。

截至6月22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85家,其中,已過會50家,未過會535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02家,中止審查企業33家。

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

 

過去的一周,三家企業被否,尤其是周四上會3家否決2家,引發不少擬上市公司擔憂,甚至有傳言稱“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說法無根據,上會企業被否與否和企業自身是否符合新股發行要求有關,發審委看中的是企業的內控製度是否有效、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是否正常、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具備、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及關聯關係,以及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

從近期被否的幾個案例來看,發審委更多關注的是發行人的合規問題、信息披露及時準確等。

以最近被否的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審委關注的是該公司係上市公司河南羚銳製藥子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等主要高管曾在河南羚銳製藥任職,發行人本次發行上市是否屬於分拆上市或者變相分拆上市,是否損害了河南羚銳製藥及其投資者尤其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並且,因產品質量問題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兩次被行政處罰和15次被有關監管部門查處和曝光,其中有5次涉及發行人主導產品長春西汀注射液,發審委詢問該公司關於原材料采購、藥品生產、包裝、運輸等方麵的產品質量內控製度是否健全並得到有效執行,該公司相關內控製度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等。

和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一樣,被否的仲景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問到內部控製流程。該公司報告期內發行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7,345,864.70元、438,510,759.51元、476,845,590.50元,第三方付款金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2.09%、16.57%、14.43%,淨利潤分別為70,833,167.82元、57,181,016.75元、75,923,230.45元,存貨分別為122,213,850.86元、161,623,039.26元、229,081,982.26元。

發審委關心的是該公司淨利潤與營業收入變動不同步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同時,要求該公司解釋說明報告期存貨餘額金額較大且逐年增長的原因及其合理性,並從企業商業模式的角度,解釋說明接受第三方支付的必要性,說明是否製定了相應的內部控製流程。

在信息披露方麵,被否的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問到,第三方回款客戶的基本情況及實際控製人;品牌運營商基本情況、對上述公司授權或相關協議;對最終客戶的銷售情況;上述公司及WENZHOU DIANDONG TECHNOLOGIES LIMITED的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係等情況是否充分披露。

此外,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仍是發審會關注要點。發審委曾在浙江績豐岩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會時,就該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提出質疑,發審委要求該公司結合報告期各期營業收入和各期末應收賬款變化情況進一步說明,是否存在放鬆信用政策增加收入的情形。與合同簽署、應收賬款等相關內控製度的製定及執行情況。結合應收賬款的逾期、涉訴和期後回款情況進一步說明,應收賬款的回款是否存在風險,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報告期各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均低於當年淨利潤的原因。該公司最終也被否。

(原標題:每批上會企業至少否一家?答案是NO,通過率年內最低已成事實)

最後更新:2017-06-25 22:52:49

  上一篇:go 寶光股份一紙公告讓小散這個周末很煎熬:二股東竟提前終止增持到底是個什麼鬼?!
  下一篇:go 鐧句嚎鏈烘瀯瀹氬埗鍩洪噾鍐嶇幇姹熸箹锛?濮斿璧勯噾鍗峰湡閲嶆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