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3 返回首页    go 搜狐


这款潮汕出品的可乐,曾火遍全国齐名可口可乐,成龙都为它代言!澄海有人喝过吗?

网友爆料,在家中找到一瓶这个:

没错你没看错

这位网友拿的就是

市场上失传多年的

“汾煌可乐”

醉了·醉了

没想到这位网友

竟拿出一罐印着2003/3/23的生产日期

“汾煌可乐”

堪称可乐界的老古董

一时间掀起让小编

回忆起当年

“汾煌可乐”

的辉煌时光

回忆

汾煌可乐是9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个碳酸饮料品牌。曾经是国内三大饮料品牌之一,与非常可乐、健力宝齐名。并与非常可乐、健力宝撑起了“两个巨人,三个少年”的格局(两个巨人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存在时间:1998年----2001年。

汾煌可乐成龙大哥广告,看过的人都老了吧~

让我们来看看汾煌可乐的历史吧!

兴盛

汾煌在1998年前一直以生产小食品为主,包括凉果、棒棒冰、泡泡糖等,也有方便面、矿泉水、花生牛奶等食品饮料,年产值在3-5亿元左右徘徊,这在当时的小食品行业中已经是首屈一指了。小食品的整个市场容量每年不超过50亿元,而且处于行业成熟期,未来难以有太大的增长,这是由小食品行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而1998年的可乐行业,在经过前几年的整编后,基本上是二乐的天下,此外各地也有一些地方性的小品牌,但均不成气候,真正全国性的品牌只有二乐,而当时可乐的市场容量接近500亿元,且年增长率达到10%。这样的市场相对于小食品行业来说,无疑是更具有可作为性的。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乐控制的大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青年一代对可乐的需求正日益加大,但却只能购买当地的杂牌可乐。在这些农村青年的心中,他们非常需要一种全国性的知名的可乐,这也是他们追求城市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心理使然,故此市场明显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白点,娃哈哈的宗庆后和汾煌的林顺和无疑都看到了这一点。

汾煌最惊艳的亮相是世纪之交打“可乐”牌掀起的一场宣传攻势。1998年,汾煌可乐仅电视广告就打了1.5亿元,约占当年饮料广告费用的23%,超过可口可乐广告近6%。当年,汾湟投入200万元,在春季成都糖烟酒会上用长38米、高18米、宽6米的“亚洲第一龙船———汾煌号”推广品牌。仿佛在一夜之间,汾煌可乐与同年进入市场的非常可乐,成为国内叫板洋可乐最“牛气”的两个代表。鼎盛时期,汾煌可乐跻身国内可乐四强,以8%的市场份额跟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非常可乐之后。

衰落

进入2000年,汾煌虽然在四川继续追加至少6000万元的投资新建饮料生产线,但汾煌可乐的宣传攻势已经明显弱化,在全国的销售下滑,新推出的碳酸饮料品牌“欢乐园”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1999年仅电视广告花掉的1.5个亿就足以将汾煌一年的纯利润吃得干干净净,而市场对其寄予厚望的姜味可乐并没被大方接纳。到了2001年,汾煌可乐在广东潮州的大本营已经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处于半停产的状况。今天,汾煌产品只有在四川等几个片区仍保持相当的销量,在本土和其他地区也只是个别产品好卖,而汾煌可乐几乎不见踪影。

有人士认为,汾煌在可乐项目的决策上有两大失误:

一是汾煌从生产以儿童为消费对象的小食品发家,在产品多元化过程中,延伸到了碳酸饮料,跨度较大,消费者心理上难以接受;

二是汾湟可乐在宣传上过于激进,销售网络的建立却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销量的增长。

汾煌可乐的失败,一定程度上也是承受了大趋势压力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全球碳酸饮料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国内的饮料市场也在世纪之交经过了从碳酸饮料时代向茶饮料、奶制品、果汁饮料乃至功能饮料的转变历程。即使支持下去,汾煌可乐市场逐步萎缩,并被新的饮料产品替代也是不可避免的。

历程

1986年 美味食品厂

1991年 潮州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96年 广东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98~1999年 广东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四川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汾煌(香港)健康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旺仔(香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发(香港)食品有限公司

已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包括:

潮安县汾煌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广东汾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湖北端药药业有限公司、四川蒂纳尔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

94年的小编表示没喝过……

澄海有人喝过吗?

如果汾煌可乐依旧存在,你会支持吗?

来源:汕头味道、大庵埠、网络等

最后更新:2017-08-20 13:58:06

  上一篇:go 薛之谦火锅店里的厕所标志,让顾客蹲厕所能笑一天不出去!
  下一篇:go 张柏芝炫耀35块鞋上热搜被赞,然而她却有整架子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