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搜狐
別想著巴菲特了,這裏有適合95%散戶的低風險操作指南
JSL網友都有一顆低風險的心,然而何謂低風險?各人看法不一。德隆專家“三知道”標準深入人心,即“知道能漲多少,知道會跌多少,知道投資的期限有多長”。這一標準通俗易懂,但以我十多年的投資感受,這一標準的缺點是過於理想化。
三知道的主要適用場合是固定收益品種(債/理財/信托/定存/分級A)。固收品種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自己“知道”投資期限、和利率周期相關的漲跌、到期收益,也就有了“低風險”的虛假自信。然而,你真的能“知道”最重要的風險--違約風險嗎?很顯然答案是否。你隻能估算和預測。嚴格來說,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三知道”,甚至可以說沒有人能完全做到“一知道”。充其量我們能夠盡可能做好“三預測”。。。那麼,當我們上杠杆做債時,憑什麼敢說自己做的一定就是低風險?
銀行定存,你確定自己“三知道”嗎?無風險嗎?蘇聯解體告訴你,每年可以貶值90%,年初100元到年底隻相當於10元。國民黨法幣/津巴布韋元….權益類品種(股票/房產…)不像固收,沒有一張合同簡單的告訴“三知道”,風險因此就一定高於債券?未必。用三知道作為一把刀,簡單的砍出是非選擇,失之偏頗。
低風險是相對的。雖然,隨著自己的研究程度更深入,風險會下降。
學術界金融學理論對風險的定義,是資產或資產組合的價格“波動率”。這勐看起來就是數字遊戲,細想之後才發現直指實質。最簡單的例子:融資炒股代表高風險。2倍杠杆的波動率是滿倉的2倍,風險就是滿倉的2倍;半倉的風險那當然就是滿倉的50%了。
為什麼要杠杆?為了更高收益期望,這又帶來金融學資產定價理論中風險和收益的對應關係了。2倍杠杆讓風險加倍,也讓收益加倍,但收益/風險比不變。也就是說,加杠杆(不考慮融資利率的情況下)雖然能加倍收益,但不改變夏普比率。
假設有2個基金經理,一個年化20%,一個年化40%,後者水平就更高嗎?未必。調查發現後者用了3倍杠杆,前者是半倉….前者的夏普比率遠高於後者,收益/風險比遠高於後者,真實水平也比後者更高。這就是做投資不要光看收益率,一定要看夏普比率的道理。
好的一麵,隻要真實風險足夠低,哪怕收益率不太高,上杠杆就好。壞的一麵,就算風險很低,隻要你上足夠杠杆,風險也會大的可怕。
當然,真實的風險是“未來波動率”,而不是“曆史波動率”,雖然前者體現了很多內在規律,能作為重要的預測依據。
在我心中,最核心的低風險投資方法是什麼?大巧不工,我認為是“分散”二字。
對於任何投資方案,分散都是確定能大幅降低風險的手段。在我的理念中,就算年化收益為負,隻要做好了分散,都可以稱得上是“投資理財”(雖然水平有高有低);就算年化收益為1000%,但你是滿倉一個品種甚至杠杆,都隻能叫做“賭博”。假定某吃青春飯的小鮮肉或者NBA明星年輕時積累了一大筆錢,足夠好吃好喝幾輩子,但中年以後完全喪失了收入,他如何投資理財確保自己這一輩子?很簡單,隻需貫徹“分散”二字,即使輕微年化負收益也可以實現目標。
第一級分散,是分散持有不同標的,比如買1隻股票vs買5隻股票。
第二級分散,是分散持有不同大類,比如隻買股票vs買股票也買黃金。
第三級分散,是分散持有“貨幣”和“資產”兩個大類,前者主要指固定收益品種(債/理財/信托/定存/分級A),後者如股票/房產/黃金/大宗商品做多/實體企業……從現代貨幣製度來看,這兩大類之間是偏負相關的,內部是偏正相關的。
最後,提一下被很多本格派價值投資者(例如持有封基老師)不認可的“止損”。不認可止損,確實有很多道理,例如“買賣應該基於你對未來的判斷,而不是糾結過去的成本”。
但止損其實也有他自己的道理,那就是“降低風險”。為什麼止損能降低風險?因為他不光考慮到了“我對未來的判斷”,而且考慮到了“我對未來的判斷可能是錯的”、“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備的”。
為什麼止損能降低風險?因為它從時間上割裂了一次交易,使其變為多次弱相關交易,形成了另一種概念上的分散持倉,從而降低了波動率預期,從而降低了風險。
低風險投資的實質是什麼?如何盡可能降低自己投資的風險?這些確實是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
安全饕
什麼是低風險投資?每個低風險投資者都有自己的邏輯,我自己的衡量標準是選擇的品種以及倉位控製就算我判斷錯誤也不會讓我傷筋動骨,夠了,這就是低風險投資,跟品種無關,不管是低收益的品種還是高收益的品種要想成為低風險的品種前題條件就是通過確定性分析再結合倉位控製使投資策略達到就是判斷錯誤也不會讓自己傷筋動骨的程度就是低風險投資......
Lbcylgf
我很討厭低風險這個詞,我寧願用風險管理來代替。很多人把低風險很大程度上當做名義本金安全,感謝這樣的典型人群向市場上提供了足夠的低成本資金。過去30多年,M2年增速約20%,即使現在也接近10%。要求名義本金絕對安全的投資策略實際是大量毀滅財富。我理解的好投資,不是低風險,而是每一分風險都是值得的。分散化是最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前提是視野足夠開闊,找到足夠的高長期回報同時彼此弱相關甚至負相關的資產。
目標150
第一,不讚同你對於無風險的定義。詭辯式的定義可以推翻一切理論,理論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之上的。翻開CFA level1,(請忽略道德,我一般最後看)第一章告訴我們美國國債收益率就是risk-free rate。但是以你的思路,美國政府還會違約,觸及債務上限關門也不是沒有過,過兩天可能又要發生了。如果你的定義正確,那金融學的基礎就全部推翻了。DCF模型,B-S模型等等。如果以這樣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除非你一無所有,否則財富放銀行擔心銀行破產。分散到很多銀行,每個銀行不超過50萬,還擔心銀行集體破產,存款保險也無法兌付不是嗎?
第二,純粹為了證明而證明顯得很膚淺。毛子和津巴布韋的例子就是如此。為了論證你對於風險的定義,你舉出了兩個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但是,我們考慮問題不能簡單的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因為你是用別人的例子來例證我們對現在所處的情況判斷存在偏差。那你就應該把自己代入到例證的情況中去。也就是說如果你身處90年代初的俄羅斯或者津巴布韋,對於你的財富,你的最佳處置方式是什麼?換大金條藏被窩裏?身處動蕩的年代那隻會增加你家被盜匪臨幸的機會。我想應該是離開這個國家吧?
我認為投資這件事,不是時時做出最優決策,最優決策還有很多潛在的成本和限製。投資更像是打牌,我能做的就是打好一把稀爛的牌。
第三,關於分散,咱還是說回書本上吧,分散能降低非係統性風險,但不能降低係統性風險。你前麵講的國家解體、惡性通脹、對市場有較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破產都屬於係統性風險範疇,分散也無法規避。例子很好舉,你在其他帖子裏說利弗莫爾是你老師,那你應該知道大蕭條。大蕭條股票跌幅就不用我說了,股票的分散會有多少效果,應該也不需要研究了。如果同時你持有黃金,不好意思,政府以規定價格強製回收。如果有實業,關於大蕭條的書很多,你可以看看那時實業的凋零。這就是係統性風險,分散不能降低係統性風險。
如果你要做到分散投資,意味著你需要覆蓋的標的很多。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精力是有限的,很多還是把投資作為副業,那可用的精力會更少。更多的覆蓋範圍隻會帶來更差的覆蓋效果。你可能會說直接用一些指數類的產品來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即可。考慮到管理費用、交易費用的因素,這樣的操作隻會漸漸跑輸市場平均收益。來jsl的人目標應該不是為了獲得一個市場平均收益吧?
最後,說說德隆的三知道。我覺得,這是情景分析的一種通俗化表達形式。senario analyze 就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對標的給出幾種情景可能的情景,比如分析一個公司,預測明年業績,給出最理想的情況,最差的情況。然後根據幾種假設,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後得到一個預測嗎?這種思路在金融市場應用是很廣泛的,比如B-S model看他推導的思路不就是把可能發生的情形列舉出來(比如股票期權就是到期日每一個可能的股價),根據標的物的波動性假設(rate of return服從正態分布),計算每一種情形發生的概率(概率密度方程)。最後用每一種股價對應的期權的到期收益(payoff函數)乘以每一種價格出現的可能性(當情形足夠多,就需要用積分來算),得出來的一個期望。
這種投資感悟,理解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樣。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不是嗎?
李季峰
低風險高收益的實質是通過低息套作,放大超額收益,要麼來自約定的條款,要麼來自不理解條款而入場的韭菜。
倉位分散與集中,無關風險,分倉降低風險也降低收益,市場大多數時間下充分有效,低風險對應低收益,高風險對應高回報。
因此市場存在不合理的情況是少數的,確定性(肉)也是不多的,如何把握確定性且通過杠杆放大交易成果,我認為是低風險投資的核心。
融資加杠杆並非意味著風險大,否則作為資產負債率最高的銀行業風險最大,因為他們的財務杠杆極大,隨時隨刻要破產倒閉,借貸款買房的人風險最大,因為首付通常隻有一半,這顯然是個駁論,稍微正常人都知道銀行靠拉儲生息,貸款買房低息借銀行錢吃肉,因此這也是股市忽悠哲學中套人的一環,讓你持續不斷在巴式騙局的發財美夢中環繞,你的風險隻與交易品種息息相關,而與你投入多少毫無關聯。
德隆大師的標準是實踐性的哲學,並非理想化產物,修為不夠,縱是千言萬語,絕世神功,一對一教學,也無法參透,功夫到了,縱使相隔千裏,平凡一語,也能頓悟真知。組合資產理論公式計算的方差波動率,是基於過去數據,是歸納法。舉個例子,運用歸納法曆史數據也能計算分級B的杠杆和波動率,但和演繹法推導的杠杆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他們長的很像,但實戰過程中完全錯誤。
nmbzkq
雖然我自己投資是采用大分散的原則。但是不讚同帖子的觀點。
低風險投資的實質是“分散”,這個結論明顯有問題。因為最簡單的反駁就是:巴菲特的投資是集中的,難道有人質疑巴菲特不是低風險投資嗎?
同樣,低風險投資肯定也不是“精選標的 集中投資”,這個觀點也明顯有問題。巴菲特反複讚揚的師兄施洛斯,長期滿倉持有100隻以上股票,基本不買債券,他的私募業績50年來保持高收益,低回撤。難道施洛斯不是低風險投資嗎?
我的看法是,采用“分散”還是“集中”和選股標準有很大關係。
投資不過是個概率的遊戲(沒有所謂100%的高收益率的投資,三知道也做不到)。既然是概率遊戲,那麼要想實現概率,必然是樣本數越多越好。如果有100隻股票的概率(高收益率)是基本一樣的,那當然是分散買入100隻,而不是集中買入10隻,這樣才有最大的可能性實現預期的概率。
但是這隻是一個理想狀態,在市場中,高確定性(“勝率”)和高收益率(“賠率”)往往是互斥的。
一般來說,“勝率”高的,賠率低;“賠率”高的,勝率低;
巴菲特的選擇=高勝率 高賠率,兩個都要好,因此符合條件的標的就非常稀缺,要麼發生在大熊市底部(08年次貸危機)的美國銀行,別人不敢買,而巴菲特有錢又敢買;要麼發生在優質股票的困境時期,例如1988年買可口可樂,別人都不看好,不屑於買,巴菲特看到了未來的長期潛力敢買;這種機會很少,也許幾年才有一次,所以一旦有,就必須大量買,集中買,甚至買入整個公司,因此集中對巴菲特就是最優選擇。如果分散買,就會導致長期低倉位,就是很搞笑的事情了。
而施洛斯的選擇=中勝率 中賠率,二者都不是最好的,確定性也不是最強的,但是可選的標的很多,就可以買入的大量股票,因此分散對於施洛斯也是最優選擇。
由此可見,分散是選股策略的結果,而不是一個主動的選擇。
應該沒有唯一的低風險的本質特征,要降低風險,需要是一套完整的投資策略。
根據我的理解,大膽總結一些幾位大師的投資策略
巴菲特 = 高勝率 + 高賠率 + 機會少 + 集中 + 長期持有(5年以上) + 浮存金杠杆 + 止錯不止損 + 股市(實業) + 多頭
施洛斯 = 中勝率 + 中賠率 + 機會多 + 分散 + 中期持有(4年以內) + 無杠杆+ 不止損 + 股市 + 多頭
索羅斯 = 中勝率 + 高賠率 + 機會少+ 集中 + 短期持有(2年以內) + 高杠杆 + 止損+ 外匯期貨 + 多頭/空頭
塔勒布 = 超低勝率 + 超高賠率 + 黑天鵝級別機會 + 分散 + 短期持有(1年以內) + 超高杠杆 + 歸零 + 期權 + 多頭/空頭
subuyi
其它不說,隻針對樓主的“三級分散”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分散,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不是為了分散而分散。如果能像老巴那樣,能找到足夠優秀和值得信任的管理層,或能夠控股,自己或委任優秀的經理直接參與經營管理,那麼應該盡量集中。
林奇持股十分分散,持股量甚至上千個,與老巴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卻與老巴互相惺惺相惜。老巴從來不會說林奇買得太分散了,同樣林奇也不會說老巴持股太集中。為什麼呢?因為在投資理念上,他們是一致的,林奇持股分散,不是為了分散而分散,而是因為他不得不分散,他無法如老巴那樣去操作,而老巴也明白這一點。
老巴不是推崇定投指數基金嘛,其實這可以看做是老巴對分散的間接肯定,通過長期定投的方式,在相對高點退出,可以取得高於市場平均的收益。但是老巴絕不會這麼去做,他隻是建議不懂的人可以這麼做。
林奇實際也是拿了一個自己組建的指數基金罷了,由於每一個個體經過了自己的精心挑選,盈利概率更高,所以總體相對於指數平均,收益更高。
光分散,是沒有用的,必須講究如何分散。
你說的第一級分散,1隻股票vs5隻股票,理論上,假設利潤率相同,如果每隻股票盈利概率都是50%,那麼買1隻和買5隻,有任何的區別嗎?隻有每一隻的概率都比較大,比如都有80%,那麼分散才是有意義的。
第二級的分散,往往不必要,因為有的人在某一方麵,比如在股票上很在行,摸出了門道,那麼何必分散到不太熟悉的其它方麵去呢?如果其它方麵也熟悉,也不一定分散,一般是產生機會了,才會挪過去,而不是為了分散而分散。
第三級的分散,你說的黃金、資產等,實際是戰略上的分散。自己的資金達到一定程度後,為了防範大的風險,比如經濟蕭條、動亂等,而做的分散。這種分散與投資的關聯性並不大。
低姿態
樓主的兩個問題。低風險投資的實質是什麼?如何盡可能降低自己投資的風險?低風險投資的實質就是降低本金損失的風險。方法主要是分散化、投資低風險品種如銀行存款、貨基、銀行理財、國債及高等級債券。
德隆的三個知道跟低風險未必有多少關係,三個知道主要是解決投資者心理問題的。心理問題是人類世界一切問題的根源,所以三個知道也是德隆大師自己投資實踐中不斷反省後歸納總結出來的。
投資實踐中有心理問題的投資者多如牛毛,一旦出現心理問題的,往往能從“三個知道”原理中得到啟發,從而調整投資組合,恢複正常合理的心態。
低風險沒有什麼好說的。重要的是如何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提高收益率,或者,如何在保持收益率的基礎上降低風險。
所謂大神者,人家是無風險高收益率。大師,低風險高收益率。芸芸眾生,低風險低收益率,或高風險高收益率。不足為觀。
通過集思錄在銀河證券開戶,或者通過集思錄參與IB團購傭金打折的用戶,自動獲得集思錄活躍用戶資格。(買基金沒有最低5元傭金限製)
長按以下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集思錄微信
特別提示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導致的投資行為發生的虧損,本公眾號及作者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集思錄微信公眾號:jisilu8
最後更新:2017-09-09 20:50:55
上一篇:
港股收評:港股成功收複27642點 可見二萬八?
下一篇:
A股下半年有望跑贏港股
就在剛剛10:35,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同洲電子
就在剛剛10:37,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遠海科
就在剛剛10:38,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孚信息
就在剛剛10:39,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上港集團
剛剛11:34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龍頭股份
剛剛11:39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泰嘉股份
剛剛11:40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同洲電子
剛剛11:35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發!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大盤必定突破3800點?
周末晚間!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上證指數必須突破3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