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好事成雙:6大板塊爆發巨大利好,概念股或衝漲停

在IPO新規實施以來,大大提升了市場打新的積極性,同時因市值配售的存在進一步鎖定了龐大的打新資金,大幅減緩了新股發行對股市存量資金的分流影響。但是,IPO新規給予市場最直接的消極影響,則是新股中簽率驟然下降,打新綜合收益率也明顯降低。然而,對於市場而言,更為關鍵的,還是在於新股是否具有持續性的賺錢效應,而一旦新股賺錢效應驟減,加上市場環境的不穩定,則容易引發大量的打新資金加速分流,不利於市場的穩定運行。

實際上,在現階段內,IPO加速發行對市場心理層麵上的影響還是大於實際影響。在此期間,若市場出現大型IPO的發行,乃至大型IPO的接連發行上市,則對市場來說,也是一個不少的衝擊壓力。

事實上,在市場環境有所企穩的過程中,一些已經登陸港股市場上市的大型公司,也開始有計劃考慮回歸至A股市場。

具體而言,2016年12月23日中國華融A股發行的申請材料獲得了證監會受理,意味著中國華融回歸A股的步伐開始加快。與此同時,就在近日,郵儲銀行以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也就回歸A股,作出了表態。其中,郵儲銀行董事會宣布擬申請發行不超過51.72億股的A股,擬在上交所上市。至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則表態稱“集團董事會已經批準集團回歸A股的議案。”

從中國華融,再到郵儲銀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對於這些已登陸港股市場的大型公司而言,它們正有計劃加快回歸A股市場,不僅有考慮到拓寬內地市場直接融資的渠道因素,而且還期待獲得更好的市場估值與定位等,其戰略性意圖還是比較清晰的。

需要注意的是,從近年來地方銀行IPO的步伐來看,也有逐漸加速的跡象,從城商行到農商行等,未來地方銀行加快進入A股市場,或許還是一種大趨勢。由此可見,在IPO持續提速的當下,未來大型IPO的加速回歸,可能也是預期之內的事情。

大型IPO加速回歸A股市場,對打新一族來說,或許又將迎來中簽率較高的打新機會。但是,對於市場自身的承受能力而言,如果股市新增流動性不足以抵禦陸續發行的IPO規模,那麼密集的IPO,尤其是密集的大型IPO也將會削弱A股市場的自身承受能力,屆時對市場的衝擊影響也就逐漸體現出來了。

本來,適度IPO對市場來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從A股市場的曆年來表現來看,股市卻長期處於“重融資輕回報”的狀態,而麵對市場容量的持續膨脹,市場退市率卻提升緩慢,不足以實現股市上市率與退市率的均衡發展,而多年來,A股市場隻見上市率提升,卻不見退市率的實際性增長。

時下,雖然大型IPO有回歸A股市場的意願,但真正過會,完成發行上市的過程也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由此一來,在大型IPO加快回歸A股之際,實際上也就給A股市場帶來了充足的準備時間,而如何加快提升股市退市率,提升股民索賠效率以及加快實現股市優勝劣汰的功能,就頗顯關鍵了。但,退一步來說,如果市場繼續加快引導大型IPO的回歸,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市場自身優勝劣汰功能不足的問題,那麼密集IPO對市場的衝擊影響還是不可小覷的。對此,引導大型IPO的加快回歸,並不宜一味追求市場容量市值的規模數量,而是更需要充分考慮到市場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投資者的適應程度。

換個角度來看看這一輪計算機類個股的上漲,如果仔細看這些個股,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區塊鏈技術。

角度一:實際上,區塊鏈作為加密信任技術,金融領域的投入最大,隻要涉及相關金融IT、銀行IT的企業都會有技術上的投入,概念範疇較大,這就給了眾多資金渾水摸魚的機會,總得有人抬轎子啊,如果就涉及一丟丟股票,那就真的要提前打埋伏了。

角度二:比特幣幣值一年翻兩倍,大家或許對於比特幣不熟悉,但對於黃金不可能不熟悉吧?當今世界,區域摩擦不斷,黃金等避險資產價格持續上漲,比特幣作為全球通用數字貨幣再受追捧(連黑客勒索都用比特幣)。

角度三:融資改用數字貨幣,這是劃時代的進步,這意味著交易不再需要貨幣,根據我得到的數據,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區塊鏈相關項目的代幣融資額高出風險投資公司超2.4倍。

最後更新:2017-09-02 11:44:15

  上一篇:go 新規落地!對6萬億貨幣基金出台持倉管理、控製資金投向…機構咋調整策略?散戶投資影響多大
  下一篇:go A股重磅消息:煤飛色舞再度來襲,這次準備追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