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搜狐
港股1分錢是“白菜價”? 風險巨大 抄底就變“韭菜”

股價隻有1分錢,這在A股市場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而這兩天,在港股市場上,這一價格卻是屢見不鮮。
那麼1分錢,是“白菜價”還是“韭菜價”?對於A股股民來說,不少人會認為這或許是千載難逢的買入機會。不過,熟悉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卻不會認同這一看法,在港股市場上,這背後的門道可沒有這麼簡單。
“並股”以後或跌無止境
6月27日,港股市場遭遇的一場“空襲”讓投資者瞠目結舌,尤其罕見的是,包括中國集成控股在內的多隻港股股價最低一度跌至1分錢。6月28日,這些個股的股價收盤均高於1分錢,如中國集成控股收盤為0.017港元。似乎就這麼兩天一倒騰,50%以上的收益就到手了,“1分股”似乎還真具有抄底價值呢,這令不少A股股民覺得,0.01港元/股是港股交易規則下的最低價了,投機搶反彈,似乎穩賺不賠。
再如6月27日的中國國家文化產業,當日也最低跌至0.01港元/股,隨即股價快速反彈,最後以0.021港元/股報收,理論上一日間投機收益率就可以超過100%。6月28日,中國國家文化產業股價一直在0.015港元/股至0.021港元/股上下波動,最後報收0.018港元/股,在習慣“T+1”交易製度的A股股民看來,即使這樣投機收益依舊不菲。
相比之下,A股目前暴跌的新都退,在其創下1.2元/股最低價後,股價在4個交易日裏也就最多反彈20%左右,從投機收益的角度看,A股暴跌低價股似乎與港股“1分股”沒有可比性。
其實,真正的情況並非如此,港股中的“1分股”背後的風險更為巨大。
每經投資寶(注意到,根據香港聯交所的交易規則,股票的最低交易單位為0.01港元,在這個水平上,如果連續多日都沒有成交,該股票將會被停牌,甚至摘牌。為了“保殼”,一些上市公司會采取自救措施,並股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並股就是將若幹股份並成一股,如某隻股票即使股價跌至0.01港元,大股東還可以100並1,並股後提升股價,然後再從1港元跌到0.01港元。就這樣下跌、並股、再下跌、再並股,如果公司經營業績沒有起色,套進去的投資者就很難有出頭之日了。
曾經有一位港股投資者,以0.1港元/股的價格買入一隻低價股,結果這隻港股股價最低跌至0.01港元,他立即大量補倉。但該公司宣布每10股合並成1股,股價又從0.1港元開始下跌,最終又跌回0.01港元附近,最後該投資者隻能忍痛割肉,慘敗而歸。
抄底“1分股”風險巨大
例如毅信控股,在2016年3月29日其股價出現暴跌,最終跌至0.01港元/股。該股之所以暴跌,就是因為要25股並為1股,然後用折價58.75%的價格來10股配55股。每經投資寶注意到,毅信控股並股後,股價一度穩定下來,並出現小幅上漲,但其股價從0.17港元左右漲至0.25港元後,目前股價又跌破0.1港元,在這樣的情況下,散戶隻有割肉出局損失慘重。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誌告訴每經投資寶,“在港交所的公開電子交易平台上,港股的最低交易價是1分錢,然而,當一隻票打低到了0.01港元後,有一些情況還是需要注意的,包括在買入後能否沽出、是否停牌、以及其後是否並股(並股後股價向下空間將可以再次打開)等等。”
而港股資深專家陳循明則指出,此類0.01港元的股票不宜於低位牛皮,一旦陷入橫行狀態就從此翻身無期,隻剩下並股。若有炒作者抄底這類股,隻宜短炒,不宜死守。比如中國集成控股,該股遭多家上市公司賣出股份,6月27日成交量更是超過200億股,因此,在市麵貨源暴增的情況下日後恐難翻身,不宜憧憬。
(原標題:港股1分錢是“白菜價”? 向下炒抄底就變“韭菜”)
最後更新:2017-06-29 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