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李彥宏:丟掉保溫杯!想想如何幹掉今日頭條

嶽不是產品經理(天方燕談特邀作者)

聽說今日頭條最近風頭很盛,

產品上

先是與新聞客戶端PK罵陣,

很快新聞客戶端都不是對手了,又開始PK百度了,

百度的事還沒完,這邊卻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推出西瓜視頻VS秒拍,說是要做中國的YOUTUBE,

推出微頭條VS微博,在抓爬微博信息同步的事上懟上了,

推出火山小視頻VS快手,把天佑什麼的2000萬簽下來了,

推出抖音VS小咖秀,好象小咖秀自已先過時了,

推出悟空問答VS知乎,大撒人民幣挖角知乎大V補貼,據說都達20萬年薪了,

。。。

這速度下去,沒多久,頭條很可能就成為全互聯網公司的敵人,

幾年前有人寫《狗日的騰訊》,

現在那些產品被懟上的互聯網公司的CEO估計是罵著《狗日的頭條》,心中一萬個草泥馬在奔騰,

產品上懟了也就算了,

氣勢風頭上更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一會兒傳說再融20億美刀,估值200億美元了,

又一會兒傳說百度想收購頭條,人家輕鬆的道了聲:收購對象反了。

似乎頭條是無所不能的,也就成了行業的新“全民公敵”。。。

連百度的老對手同是搜索戰營的王小川也跳出來為頭條站台,

打賭說二年內頭條的市值一定超過百度,張一鳴的野心和格局不止如此。

頭條真的牛逼到比百度都匹配不上張一鳴的野心和格局嗎?

在我看來,頭條在社交化產品沒有突破前,所有的產品做的都是一件事:資訊分發。

資訊分發,販賣內容,占領的隻是用戶的時間與注意力!

擁有國內最優秀的推薦引擎,能把資訊分發做到最有效率,把所有的內容產品商品化,他應該想做的是內容的亞馬遜,

也就是說一條信息,無論是圖文、視頻、動態、直播在它看來都是一件商品,

是商品,那麼每一條內容就沒有價值高下,沒有審美高下,甚至沒有興趣的高下之分,也就是張一鳴說的沒有價值觀

它完全是基於用戶的需求來決定分發,

用戶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

用戶要PGC的短視頻,他就做西瓜視頻,

用戶要微博的內容,他就做微頭條

用戶要快手的小視頻,他就做火山小視頻,

年輕用戶想炫,他就抄了一個抖音,

用戶想看知乎的問答,他就自然而然的做悟空問題。。。

除了版權與資金門檻很高的影視長視頻、音樂它暫時還無法切入外,所有的內容形態,隻要你不跟他合作,它都是要自已做的,接下來就應該還有動漫和小說。

但目前它做的內容都是碎片的內容,長內容如小說與影視長視頻與音樂它還沒有。

內容商品化,但內容真正能直接付費售賣除了小說、影視長視頻、音樂外,暫時很少有用戶願意為碎片的內容付費,

頭條目前築起一定的內容創作與用戶門檻,能商業化變現的途徑卻隻有一個:廣告,且主要以效果廣告為主,品牌廣告頭條相比還比較弱。

一個完全以效果廣告做為商業模式的平台價值空間有多大呢?

的確可以很大,但能有多大呢?受製於中國的廣告市場空間與經濟環境,瓶頸與空間可想而知,200-300億應該是它估值的峰值吧。

要知道在占有時間和注意力的戰場上,同樣還有一些巨頭在拚殺了多年,如娛樂視頻領域頭條目前還很難切進去,如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它們在用戶的時間占有上,應該都比頭條有更高的時長吧。視頻APP除了廣告外還有會員付費的商業模式,而愛奇藝的估值現在也隻有50億美元。

我們再來分析下百度

百度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公司

人們把BAT作為一個量級來看,並不是因為百度公司現在不爭氣的市值與現狀,而是認為搜索與人工智能這個商業模式是與社交、電商一樣擁有巨大價值與天花板的三大領域,足以比肩騰訊、阿裏。

美國市值最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也是穀歌、臉書、亞馬遜,穀歌市值在這三家中是排第一的,也許有人說穀歌還有安卓手機操作係統,但就是去掉安卓,穀歌難道不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大互聯網公司?

這麼看搜索一直是一個技術與商業有巨大門檻與價值的商業模式,那麼頭條的信息流有機會起巔覆搜索模式嗎?

開什麼玩笑?FACEBOOK也有信息流吧,流量比頭條更大,它巔覆得了穀歌嗎?

要知道搜索做的是價值和信息的分配,雖然也有時間與注意力的部份,但核心是鏈接價值,搜索已經成為水電氣一樣對社會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和貢獻!

你冷靜不帶情緒的思考一下,做個假設,在百度與頭條或加上微博之間二先一,你選百度還是頭條或微博?

結果很明顯,對於鏈接價值與消耗時間占有注意力相比。誰的價值更大?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做出的判斷,這價值的差距空間應該至少在5-10倍左右吧。

如果沒有搜索,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是有影響的,沒有頭條,嗬嗬,你日子隻會更好,不是嗎?

搜索既然這麼有價值,百度不僅搜索在國內做到壟斷,自已的信息流不到一年就做到過億的DAU,還100%擁有同樣在占有用戶時長與注意力上與頭條同量級的愛奇藝,為什麼被一個今日頭條搞得這麼狼狽?

據說百度內部聽到頭條最近DAU過億後,管理層與中層非常恐慌,內部聲音很多很雜,就差手百親自上陣直接對標頭條了,簡直像一個中年男子端著“保溫杯”。。。所以也才後麵市場上風傳要收購頭條的傳言。

其實百度的恐慌是有曆史的,一點不奇怪:

電商起來的時侯它恐慌,它做百度有啊;

團購興起時它恐慌,它收購了糯米;

移動商店起來時它恐慌,它高價把91給收了;

O2O熱火時它恐慌,它又搞了一個百度外賣;

。。。

最後呢?一個個不是倒閉了,就是賣掉或者半死不活得爛著。

有它不恐慌的時侯嗎?

一切源於百度的不自信和不端正的價值觀。

百度是一個運營很濫,拿著一手好牌卻偏偏打濫的公司

擁有這麼高的技術門檻,捧著搜索這麼好的一個產品與商業模式,看看它是什麼運營的?

隨便例舉個粟子:用百度搜索公司或產品,出來的結果被排在搜索的第一頁的首屏位置往往是這公司或產品的負麵消息以及競爭對手的競價信息,然後他的廣告代理公司業務員就會打電話讓你投廣告,你要不想競爭對手的信息替換本屬於你的位置,就得掏錢買回來;要不想讓一些不知來源的負麵信息在上麵,就得花錢通過把其他信息頂到前麵去的方式把負麵消息頂下來。

這是為客戶創造了什麼價值?

明明是可以利用鏈接價值的辦法給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為自已創造價值,但它卻喜歡利用不創造價值的手段從客戶那榨取價值。

所以百度會出現魏則西事件,血友吧外包事件一點都不奇怪。

這是一家從來不認真運營好自已產品,不認真檢討自已,天天想著別人的芝麻,丟了自已的西瓜。以為技術沒有價值觀,自已就沒有價值觀的公司。

今日頭條牛逼嗎?

當然很牛逼,但一點也不可怕,不就是在時間與注意力的戰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了嗎?就是在時間與注意力的地塊上,不是還沒絕對壟斷嗎?

如果我是百度李彥宏,應該一點都不操心頭條,

首先應該是搜索產品上回歸本質,把鏈接價值分發信息的用戶體驗做好,創造更大的社會與商業價值,少掙不創造價值榨取客戶的錢。

其次堅持互聯網自由、分享、開放的原則,停止信息流與搜索結果對內容源的自動無授權轉碼,讓信息源煥發生機,自已尋找變現,而不是尋找被包養。學頭條把生態封閉,通過轉碼信息流帶來的流量,搶的是鍋裏原先分給合作夥伴的肉,是減量不是增量,人家頭條還把錢分給自媒體,百度是吐得一點渣都不給生態夥伴,讓合作夥伴變敵人,搜索生態枯歇,不是好生意。

好生意是象投資愛奇藝(應該是百度目前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吧)那樣,收購或扶持一家頭條的競品,如一點資訊、天天快報那樣的產品與頭條進行正麵的PK,以百度所擁有的資源扶持1-2家獨立去做一定不會太差。

信息流的產品是以用戶獲取成本,信息分發效率,商業變現為循環的商業模式,沒有社交關係,可替代性高,用戶隨著10-12個月的手機換機節奏重新洗牌一次,用戶獲取成本與市場上其它競品相差不大,分發效率上有一定的優勢導致變現能力上與新聞客戶端比可能還比較不錯,但在商業變現能力上與百度的變現能力還是有較大的差距(頭條LTV不到20元,百度在80元左右),這個商業循環無論頭條什麼循環都是趕不上百度的,百度做信息流,缺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產品,一個新品牌,不是嗎?

百度應該記住的是:搜索與信息流是兩回事,不要把搜索與信息流等同於一件事,那低估的百度就真的該滴沽了。

最後更新:2017-09-02 12:35:19

  上一篇:go 謝娜現身機場,全程拿手機與傑哥聊微信,被粉絲拉住拍照也要聊不停
  下一篇:go 張柏芝披頭散發,穿睡衣送兒子上學,網友:這才是媽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