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6出祁山,為何都不直取長安?毛主席說了16個字道破真相

在漢朝時期,長安那可是幾百年的首都,在當時那也是戰略重點,占領長安可以占據關中,雄視天下。當年劉邦能取天下,靠的也就是關中這塊寶地。但是,在三國時代,諸葛亮6出祁山,每次都是打隴右,而不去直取長安,這讓人很不能理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毛主席16個字一語道破。

首先,我們來看看諸葛亮的行軍路線和意圖。在其6出祁山,每次都是往隴右打,其實,那裏有諸葛亮或者說蜀國急需要的戰略資源。第一是糧食,當時的隴右那可比關中發達,當年曹操就在隴右屯墾耕種,休養生息,因此,這裏可是糧倉啊。一旦占了隴右就可以解決蜀軍糧食供給的軟肋,可以直接從隴右直搗關中、洛陽。

第二,是戰馬。當時的隴右主要是少數民族地區,這裏曆來出產良馬,這是蜀軍最為缺乏的戰略物資。同時在這裏可以養兵,訓練士卒。而且優良的馬匹可以增加軍隊的機動性,可謂是不可多得。第三,隴右相對好打。當時蜀漢集團的馬超,那就是出自隴右,而且馬超在隴右有很大的號召力,所以,攻打隴右相對簡單,而且成功性很大。

第四,戰略位置,隴右相對閉塞,有隴山為屏障,易守難攻。當年隗囂占據隴右,竟然抵抗了劉秀大軍近4年,可以說這是個固若金湯的地方。所以說攻打隴右那是好處很多的,但是很多人肯定要說了,沒準直搗長安,就能很快占據關中一統天下。其實,這裏要說明的是,長安已經今非昔比了。在東漢末年,關中地區日益幹旱,田園荒蕪,人口銳減,可以說早已經失去了經濟中心的地位。

而且長安當年被董卓一把火燒了,那是一片荒蕪之地,即使占領也沒辦法形成穩定的後方和糧食生產地。而且更為嚴峻的是,長安地勢易攻難守,幾次都被各地軍閥攻下,所以占領長安不能長保。即使占了城池也會損失很大的軍力,得不償失。用毛主席一句話說,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也許就是諸葛亮的真實意圖吧。

打開腦殼看曆史,發現背後真相!寫曆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腦殼曆史觀】

最後更新:2017-08-24 23:51:28

  上一篇:go 馬蓉力挺郭敬明,網友“郭敬明這幾天的努力都白費了”
  下一篇:go 馬雲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 終於上班了!最新演講再曝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