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搜狐
做窝技法教学,野钓6大奇招
做窝是钓鱼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窝子好钓鱼,没有窝子,钓过路鱼。故而钓鱼人常言:“重窝得鱼焉!”做窝首先要根据所钓鱼种的觅食嗜好备好窝料,没有合适的窝料是无法诱引鱼儿聚窝的。
各种各种鱼类的喜好不同,要使用的窝料也会有所不同,如鲫鱼喜欢小颗粒类的香甜型窝料,鲤鱼喜欢粗颗粒混合物酵香型窝料,草鱼喜欢青草类的窝料,这些都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好做窝的饵料。
根据所钓水域的不同,做窝的大小也有讲究,一般来讲水库里鱼稀水广,因此要打大窝,而坑塘里的窝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些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变的。
一、撒饵直线做窝法
这种做窝法就是把诱饵从钓位向前远撒至4到10米,做窝的形式就好似形成一条直线。这种窝可以引诱鱼儿来得多并且较快。钓友们既可以钓远,也可以钓近,同时像沉底钓、悬钓包括拖钓都是可以的。这种做窝法特别适合钓者比较多并且间隔距离较近,例如不足10米左右的那种垂钓场所。缺点就是因为诱饵撒的比较多,鱼儿来得快,去得也比较快.
二、堆集做窝法
这种做窝法是使用撒窝器将诱饵撒入与钓竿长度差不多或者是略微远一点的地方,所有的诱饵全部投放在一个点上。这种做窝的方法比较适合于那种鱼儿密集的养殖塘或者是那种水草丛生的洞穴之中。由于诱饵堆集,高于水底,就会有鱼发现窝点而过来进行觅食,所投放的饵料比较少,但是又不是非常容易就会食尽。
这样的做窝发放非常适合初学垂钓钓爱好者进行使用。但这种做窝的方法美中不足的就是如果跑了一条鱼,就会惊动全窝,使窝子失去应当的作用。所以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沉底钓、悬钓,不要应用于拖钓技法,再有就是需要力求千万别跑鱼;
三、三角做窝法
这中方法同样是使用撒窝器,同时在垂钓的水面打三个窝点,每个窝点的距离大概在1米左右,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样子。或者一个窝在前,二个窝在后,或反之。这种三角窝,可以使鱼儿聚集并且逗留在三角窝的附近,可以充分的发挥诱饵的作用;
四、多方位做窝法(菱形窝)
这种做窝的方法,是在钓点垂直线上,前后相隔2到3米左右各打一窝,左右各打一窝,好似菱形的形状,所以也被很多钓友称为“菱形窝”。做这种窝之后,在窝子的前后左右以及窝的中心都可以下钩进行垂钓,鱼群越是密集,上钩率就会越高。
尤其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一个窝里跑了鱼之后,鱼群不容易被惊散,依旧可以在其他的窝子吃钩。同时,这种窝子可是使用的钓法也比较多,可沉底钓、悬钓、拖钓,也可双竿钓,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窝子;
五、环形长方形作窝法
在那种水面上有很多布袋莲浮萍或者是浮游生物地方进行垂钓,可以使用树枝或者是竹竿等东西做成一个环形圈或者是长方形,然后抛入到水里面,定型之后在里面撤入诱饵,就可以形成套窝。这种窝子里面浮游生物比较少,空气也比较新鲜,鱼儿机会有可能到这里透气、觅食,在加上诱饵的香味,鱼在入窝以后就不会轻易的离去。这个做窝的方法非常适合钓鲫鱼。
六、向导窝法
向导窝法就是在钓点先打一个主窝,然后再以这个主窝作为轴心,向主卧的左、右前方各45度的方向,扬撒碎饵3到4米。饵料成线状,越接近主窝的地方就越密集。通过这样进行撒饵,能够将数米以外的鱼儿引向主窝,扩大诱鱼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撒饵最好不要使用粉状料,最好应用麦片、粒子、碎米或者是豆饼渣。配料的时候,应该做到色味兼顾,使鱼儿闻香而至,不忍离去
做窝的注意事项
适量做窝
做窝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诱不过鱼来,太多了就把鱼喂饱了。做窝量的多少一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决定;二是根据水的深浅决定。
一般情况下钓鲫鱼等小鱼到时候一次打上30~50g即可。如果钓鲤鱼草鱼等大型鱼一次做上拳头大小的窝料5~6个蛋即可。同时也要根据水的深浅做窝,水浅少打一些,水深多打一些。
适时补窝
做窝不是一次性就完事了,如果垂钓一天的话,中途要根据鱼情补1~2次窝子,补窝子的时候要注意,窝料的用量要比第一次做窝的时候少。
多点做窝
野钓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如果只守一点往往会出现空军的情况。因此垂钓开始的时候事先做上2~3个窝子,然后轮番施钓,哪个窝子出鱼就在哪个窝子钓。
最后更新:2017-08-20 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