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合同條款常見風險 - 常見問題

      合同對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費用和風險等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具有法律效應。對出口商而言,合同既是對買家應該履行義務的一種明確規定,同時更多的是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的一種界定。因此條款的訂立會直接影響到買賣雙方的利益,在具體貿易中,應盡量避免易產生糾紛的“風險條款”。合理把握條款,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

 

一、貨物品質

案例:

      某出口公司向黎巴嫩出口巧克力300箱,合同未規定貨物的水分指標。貨物抵達貝魯特以後,客戶反映經其國內的食品檢驗部門檢驗,貨物的水分為2.7%,高於當局的指標1.6%,不能在其市場銷售,必須退運否則就地銷毀。對於客戶的說法,中國在當地的商務參讚處予以了證實。考慮到與客戶的友好合作關係,盡管合同未規定水分指標,該公司還是將貨物退運,承擔了損失。

 

分析:

買賣雙方對貨物的品質約定不明,買方對目標市場的一些法令法規風俗習慣不了解,質量和責任風險。

 

風險防範:

       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明確約定貨物的品質。充分了解進口國的法令法規風俗習慣。建立質量管理體係,提高質量,投保有關的質量責任險。

 

二、貨物的包裝

案例:

       某食品進出口公司出口加拿大一批罐頭。雙方約定按照賣方提供的瓶形包裝貨物並使用英法兩種文字的標簽。但賣方在加工工程中,由於指示不明確,加工出的貨物隻有英文標簽。貨物到達後,客戶發現標簽問題,隻得在當地重新印刷標簽,並雇人更換,產生了大量的費用。而這些費用最終由賣方承擔。

 

方便麵的案例:

       江蘇一個方便麵生產企業和美國一個客戶簽訂方便麵供貨合同,數量有300萬盒。合同中規定有產品須經過第三方的檢測合格後才能出貨。前期工作都比較順利,生產樣也通過客戶確認,進入到產品包裝階段。此方便麵的包裝方式是麵和調料放在一個密封的環保盒子裏,外麵包一層印刷薄膜。圖案設計稿由客戶提供,但是麵本身的營養成分部分,必須由國內企業提供。由於產品包裝是產品的一部分,所以也要進行檢驗。根據美國FDA的檢驗標準,檢驗結果是營養成分標簽文字字體大小不符合要求。

 

      美國客戶了解檢驗結果後表示仍然要這批產品,但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交貨。所以,江蘇一個方便麵生產企業隨後就開始更換外包裝,重新提交檢驗合格後才出貨。但因額外產生了更換包裝的材料和人工費、檢驗費,工廠在這單貨上還是做虧了。   

 

分析:

      了解進口國對包裝是否有特殊規定。這些信息可以事先了解,也可以向客戶索取相關信息。另外,如檢驗機構也有特殊要求也需事先詢問清楚。

 

風險防範:

      了解進口國對有關貨物包裝的要求並嚴格遵守,明確劃定責任範圍。

 

三、交貨期

案例:

       中國的某出口公司與一家埃及的客戶談妥了一筆外商指定的一工廠生產的化工品的出口業務,合同規定20天內裝運,價格條件:FOB上海,同時,外商指定了一家船公司為承運人。因為成交價格相當不錯,該出口公司的業務員毫不猶豫就和買家簽下了合同。但之後聯係供貨廠家,方得知該廠的這一產品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暢銷,接到的定單已經排到了2個月後,所以根本不可能在20天內交貨。該出口公司遂與買家協商,希望延期交貨,或者改為其它廠家的產品,客戶無法接受,該出口企業隻好高價從另外一家外貿公司手上買下一批合同所要求的貨物來履約。結果是,在簽合同時,本來預算有利可得,但後來為了履行合同反而虧損了幾千美元。

 

分析:

      賣方在簽訂合同簽前,未能與製定生產的工廠查詢供貨情況。

 

風險防範:

        在同外商洽談的時候,將客戶提出的各項條件詳細地記錄下來,比如他們要求的產品種類、型號、顏色、數量、包裝、價格、交期、付款方式等等,然後由公司總經理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包括生產部門、業務部門、財務部門,一起對合同執行的可行性進行評審。 在盡量滿足客戶要求的前提下,該企業會對自己的履約能力進行全麵檢查,比如,交貨期能否做到、大定單數量生產能力能否滿足、質量包裝方麵的特殊要求能否達到。經過這些程序,除非有不可抗力發生,合同的執行一般不會出現問題。

最後更新:2016-12-28 06:47:10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國際站知識產權規則修訂公告 - 常見問題
  下一篇:go 火狐瀏覽器恢複默認設置 -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