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
搜狐
打開財富之門後,阿裏巴巴向基礎科學進軍
導語:科學研究早已不是政府和高校的獨有能力,互聯網巨頭企業陸續開始通過設立科研機構,來構築自己在技術方麵的護城河。近日,阿裏集團與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一起聯合成立了之江實驗室,成為行業中最新的一例。
不少人小時候立誌要當的科學家,大都是身著白大褂,擺弄著一堆試管和燒瓶的形象,工作的地方不是高校,就是研究原子彈之類的政府部門。在全球範圍內來看,各國政府都是科研事業最大的投入者之一。
9月6日,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格局悄然生變。阿裏巴巴與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作為共同發起人,在杭州成立了之江實驗室。按照規劃,之江實驗室將在未來網絡計算和係統、泛化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無障感知互聯、智能製造技術等五大方向,開展重大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
在最以市場為核心導向的中國,也開始出現了大規模涉足基礎科學研究的企業。顯然,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科研事業發展的最新篇章。我們頭腦中傳統的“科學家”形象,也是時候更新了。
1、科技互聯網企業的科研需求更加迫切
有別於傳統產業,科技互聯網產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對科研成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產業化,技術成果可以迅速形成產品,企業快速成長,並讓行業內的企業有機會在技術的升級、網絡渠道的拓寬下,迎來利潤的提升。
1984年12月,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在舊金山創立了思科公司,生產可以將不同品種、品牌電腦連接起來的路由器產品,僅5年之後,思科成功上市,並在2000年一度以50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
從學校到企業,再到納斯達克,思科演繹了從基礎科學,到優化研發形成產品,再到創辦企業、資本介入,最終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企業的全過程,前後不過16年。
2014年,4G網絡商用化提速,wifi網絡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無線的網絡空間和更大的網絡帶寬,支撐著智能終端硬件形成大爆發。以前買東西需要在營業時間到商場,後來要坐到電腦桌麵前,如今,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入到天貓和淘寶,隨意選購任何商品,可以在任意地方打開手機玩兩把遊戲。對於阿裏、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來說,這是市場容量極大的擴容。
網絡基礎設施的進步,帶來了互聯網企業業績的快速增長。這些發展多年,體量巨大,市值數以萬億計的大型企業,竟然能夠像成長型企業一樣,實現營業收入以超過三成的速度增長。
這種在巨大體量基礎之上的飛速擴張,是傳統的商業模式所完全不能支撐的。但技術的進步,讓互聯網巨頭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了可能。
凱文·凱利在其大部頭巨著《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與不斷增熵、讓自然萬物都從有序走到無序的宇宙相比,生命是一種“負熵”,其存在就必然會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適應,甚至改變生存環境,以不斷生存繁衍。
科學研究的成果產業化造就了科技互聯網企業,可以被視為一種增熵。那麼由人類組成的科技企業,也必然會反過來,根據自身的需求,對科學研究產生反作用,以讓自身獲得更大的生存能力與生存空間。
即便是傳統產業的各類企業,也有不少力圖推動行業內科研發展的,而對於科技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有更多的理由,去開展大量科學研究工作。
2、從應用技術到基礎科研的進階之路
對於任何科研事業來說,切實需求和財力支撐,都缺一不可。
如前麵所說的,技術類科研水平的提升,可以給科技互聯網企業帶來足夠大的市場擴容,移動互聯網給企業帶來的質變,已經讓巨頭企業清晰的看到技術進步對於企業發展莫大的作用。另外,這些企業也有足夠強大的盈利能力,來支撐所耗不菲的科研支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技企業進行科研投入,在某些領域(特別是能夠進行商業化變現的部分),會比政府進行科研投入更有效率。
迄今為止,科研特別是基礎科學的研究,都是政府占主導地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埃隆·馬斯克所領導的SpaceX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功的取得了包括運載火箭回收在內的諸多突破,都是NASA多年來一直沒能攻克的難題。而火箭回收技術,正是人類擴展太空“殖民”,最重要的技術基礎之一,可以極大的降低物資運載成本。
而對於科技企業來說,雖然也存在科研實力很強大的企業,但對於大多數來說,相比科研院校來說仍是差距太大。
政府+高校的科研能力雄厚但效率稍低,企業科研更有效率但人才、實力有所欠缺。那麼,如果雙方能夠深度合作,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微軟研究院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具盛名的企業開設研究院,被認為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重要領域起到了開創性的重要意義。僅僅在其亞洲研究院,就有涉及圖形圖像、人工智能、新媒體、軟件工程、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與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大量高校進行深度合作。
和國際科技巨頭一樣,國內企業也迫切的需要與科研機構達成合作,來擴充自己的科研能力。阿裏聯合成立的之江實驗室,將企業級的科研進一步深化為基礎科學的研究,向科研鏈條的上遊進行延伸。根據規劃,這個將現實推進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的研究有機互動和深度融合。
馬雲曾經評價自己說,李彥宏懂技術,馬化騰學技術,隻有馬雲什麼都不學。但正是因為不懂技術,阿裏巴巴的技術卻是最好的。因為不懂,所以對技術足夠尊重。如今,他對自己的這個評價進一步驗證了:阿裏巴巴正在從一個不懂技術的公司,蛻變為全球範圍內最重視科研技術的企業。
最終,阿裏也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並通過他們的技術能力,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好,也讓中國的基礎技術研究更完善,更高效。
最後更新:2017-09-09 23: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