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搜狐
債券通“北向通”正式開閘 “南向通”暫無時間表
市場盼望的“債券通”終於來了。7月2日,央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稱,債券通中的“北向通”將於7月3日上線試運行。
7月3日,債券通“北向通”通道正式開通。債券通首日交易活躍:據中國貨幣網統計,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交易以買入為主。
受訪機構人士稱,目前來看,境外機構投資熱情比較高。“債券通”的推出是中國金融改革進程又一裏程碑,將為債券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雖然官方稱“南向通”開通仍然沒有時間表,但基於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經驗,預計明年開通概率大。
債券市迎重大機遇
7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為促進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共同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批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係統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以下簡稱“債券通”)。其中,“北向通”將於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
“北向通”境外投資者的投資標的債券為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包括國債、地方債、政府支持機構債、政策性銀行債、商業銀行債、非銀行金融機構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資產支持證券等。並且,“北向通”境外投資者既可以通過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認購方式,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方式,投資於標的債券。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債券通的“北向通”允許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這既有利於提振國內債券市場走勢,引入源頭活水,也有利於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給香港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有利於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7月3日,債券通首日交易活躍:據中國貨幣網統計,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交易以買入為主,共買入128筆、49.04億元 。交易券種涵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等各種類型。
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德意誌銀行、匯豐銀行、興業銀行、渣打中國、星展銀行、東方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花旗銀行等與境外機構皆有交易達成。
“債券通”發行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7月3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麵向全球投資者公開招標發行160億元政策性金融債券,其中麵向境外投資者專場發行的10億元,獲得了境外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認購倍率達到2.52倍,認購倍率創曆史新高。
統計顯示,7月3日上午“債券通”總成交量達到67.8億元人民幣。
不僅國內銀行,在外資銀行中,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財資市場部作為“債券通”的首批做市商之一,在首日完成了與境外投資者的交易。
“星展銀行在‘債券通’推出首日完成了與境外投資者的首筆交易。‘債券通’的推出是中國金融改革進程的又一裏程碑,將為債券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並進一步支持人民幣國際化。星展銀行將幫助越來越多的中國和國際客戶通過‘債券通’滿足企業投融資需求。”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甘牛發給記者分析稱。
德意誌銀行高級策略分析師劉立男對記者分析稱,債券通中短期將對市場產生四個方麵的影響:一是在現有項目基礎上,債券通將為全球機構投資者全麵打開境內67.6萬億人民幣固定收益市場 。基於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成功經驗,債券通也有效解決了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全麵可兌換和資本跨境流動的擔心;二是預計債券通落地初期,資本流入趨勢平緩,隨後規模逐步擴大;三是境內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再次提升、國際指數近期收錄人民幣股票和未來納入債券市場等跡象均顯示中國金融市場和全球市場的加速同步,並終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發展;四是離岸人民幣貨幣市場流動性風險可控,債券通將增強在岸、離岸利率市場聯動性。
德意誌銀行仍維持先前預測:未來5年外資流入人民幣債市的規模或達7000億~8000億美元,人民幣債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納入主要全球債券指數。
實際上,中國是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已達66.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9.7萬億美元).
在資本市場開放上,滬港通、深港通已經開通,並且運行平穩,A股與港股實現了全麵的互通互投。如今“債券通”開通,在楊德龍看來,這使得國內的債券市場和香港的債券市場實現了互通互投,這有利於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值得注意,央行允許境外評級機構開展銀行間債市評級業務:7月3日,央行官網發布公告稱,為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促進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不僅允許境內依法設立的信用評級機構法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與債券發行相關的信用評級業務,還允許境外評級機構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業務。
這在受訪專家看來,此舉是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體係的最新一步,與日前開閘的“債券通”同步。
“南向通”何時來?
央行6月21日發布的《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本辦法適用於“北向通”。“南向通”有關辦法另行製定。
對於“南向通”暫不開通的原因,據劉立男分析,香港的債券市場也以場外市場(OTC)為主,以香港特區政府為發行主體發行的債券或我國財政部發行的境外人民幣債券是通過債務工具中央結算係統(CMU係統),其他以企業為發行主體的債券則采用承銷的方式。其中,通過CMU係統發行托管的特區政府債券主要包括香港政府機構債券,以及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EFB、EFN);前者是為了發展香港本地債券市場,同時滿足一定的財政資金需要,後者則是作為政府的一種貨幣操作工具,調節市場流動性。而多數企業發行的多幣種債券則不在CMU係統發行托管,而是通過承銷的方式在場外市場交易,至於交易所市場更是很少有債券交易。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稱,“南向通”肯定會來,這都由需求決定, 目前“南向通”沒有時間表,沒有具體安排,這次光有“北向通”,是因為北上需求很大,南下沒有很大需求,但是可能很快南下的需求變大就可以開通。
央行有官員3日也表示,目前“債券通”南向通暫無明確時間表,會留意北向通運行情況及市場需求,與香港監管機構及港交所等適時作評估。
楊德龍認為,目前“北向通”已開通,且目前交易活躍,預計明年開通“南向通”的概率較大。依據滬港通與深港通的先後開通經驗,在“北向通”試運行半年到一年後可能開通“南向通”。
對於“南向通”開通需要具備的條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這需要人民幣匯率更加穩定,甚至出現一定的升值;外匯儲備穩定增長以及‘北向通’平穩運行積累足夠的經驗。”
相關新聞>>>
5家非金融企業通過“債券通”對境外融資70億元
機構點評>>>
川財證券:從債券通的開通看趨勢和機會
(原標題:債券通“北向通”正式開閘 “南向通”暫無時間表)
最後更新:2017-07-09 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