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經濟參考報:大宗期貨暴漲缺乏支撐 遏製過度炒作須強監管

一周以來,圍繞商品期貨“過度投機”,交易所陸續出台限倉要求。日前,證監會再次強調商品期貨不要追求交易量,要加強監管。不少網民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麵預期並不支持商品市場的過分上漲,很多品種的突然上漲與市場炒作不無關聯。支持相關部門加強管製,堅決阻止期貨市場成為短線資金過度炒作的場所。

大宗暴漲缺乏支撐

在不少網民看來,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似乎缺乏支撐。“近期的股市‘煤飛色舞’與商品暴漲,本質上是在‘新周期到來’的炒作下,將今年的供給側改革簡單類比於去年的供給側改革,而忽略了當前的商品價格水平和供需平衡現狀,導致不切實際的‘漲價預期’,這與政府政策導向是完全違背的。”網民“鄧海清”認為,商品價格上漲缺乏基本麵的支撐,價格走勢終將回歸理性。

網民“李迅雷”認為,中國已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國內對不少上遊和中遊產品有定價權。因此,如果熱錢要炒作某類商品,有可能使得這類商品的價格變得離譜。實際上,今年以來不少資源類的“小宗商品”的價格已經出現了幾倍漲幅。此外,由於可能流入商品市場的資金規模遠大於商品規模,價格預期的變化導致“囤積需求”上升,加之熱錢中不少具有投機屬性,故不排除投機性炒作商品價格的可能性。

堅決抑製過度投機

網民認為,麵對大宗商品和其他商品價格上漲,監管部門正在加強管製,這確實會行之有效,必須堅決抑製過度投機。

“一旦大量熱錢流向商品領域,無論是否引發通脹,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網民“李迅雷”分析稱,如果因此發生通脹,則意味著PPICPI傳導,這不僅會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擔,並可能導致經濟滯漲,而且還會迫使利率上行,觸發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如果不發生通脹,則意味著製造業的利潤和投資增速將下降,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加大。

網民“郭士英”表示,當前的行業指導和監管措施是及時而必要的。畢竟,在僅僅三個月時間,螺紋鋼這樣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商品,期貨價格竟然連續上漲了1300元之多,幅度超過了50%,投機炒作的色彩太過濃厚。如此大漲下去,簡直就是在“抹黑”供給側改革。

有網民建議,監管部門應堅決遏製各種投機炒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發揮好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基本功能,堅決阻止期貨市場成為短線資金過度炒作的場所。

(原標題:遏製大宗期貨過度炒作須強監管)

最後更新:2017-08-22 05:47:24

  上一篇:go 試點央企重點領域混改提速 資產證券化成重要方向
  下一篇:go 國家隊建倉公募基金減持 創業板投資價值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