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搜狐
2017年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高三同學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綜合題失分較多、答題時意思明白不會用地理術語去表達、讀圖時抓不到有效信息不會看圖等等,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高中地理組資深教師薑園老師針對各板塊學習技巧進行詳細解讀,幫助同學們高效備考2017年高考地理。
以海澱區近三年期中考試題為例,綜合題高頻考點主要涉及以下七個方麵。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薑園老師分別針對各個板塊的考點分析、重要性進行解讀。
(一)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考點分析
等高線地形圖在綜合題中考查占8--10分;
15年26題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讀,通視條件,量算水平距離,方向的判讀,山區交通線選線的原則;
14年26題考查:量算水平距離,計算相對高度,通視條件,地形部位的判讀;
13年27題考查:描述地形、地勢特征,河流流向判斷,估算長度,描繪剖麵圖,山區發生的地質災害;
重要性
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來描述某地區地形起伏的地圖,作為一種基礎的、重要的地圖類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線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判讀內容,主要包括高度計算、地形部位判讀、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二)地球運動
考點分析
地球運動在綜合題中考查占10--12分;
14年27題考查:日出早晚問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晝夜長短變化;
重要性
地球運動地理意義是地理高考複習中的重難點,也是曆年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成為體現地理高考試題難度的重要知識點。有關此內容的高考試題的總體特點是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出奇。在高考地理卷中出現了不少好題,尤其近年多和二十四節氣結合考查。
(三)氣候
考點分析
氣候在綜合題中考查占10--12分;
15年27題考查:氣候類型判讀,描述氣候特征,比較降水差異,氣溫變化原因分析
14年28題考查:比較降水差異,氣溫變化原因分析,晝夜溫差變化分析
13年30題(2)考查:氣候特征原因分析
重要性
氣候是高考高頻點的知識,從曆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及分數可見其重要性。氣候的考查方向一般為氣候類型、成因、分布規律、氣候的影響等方麵。解題時注意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相結合,分析各氣候類型的成因、特點以及分布規律,並推理出具體的分布地區。
(四)水
考點分析
水在綜合題中考查占10--14分;
15年28題、29(2)考查:湖泊對河流的影響,溯源侵蝕,水利工程建設,水文特征;
14年30題(1)考查:影響鹽度的因素;
13年29題(2)、30(1)考查:洋流對航海的影響,影響含沙量的因素;
重要性
河流相關知識是曆年高考地理考查的重點內容,多以等高線、區域、與河流有關的數據和圖表等資料切入,綜合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天氣係統
考點分析
天氣係統在綜合題中考查占10分;
13年28題考查:等壓線的判讀(數值大小和風向變化),天氣係統名稱和過境時特征,氣流運動特征
重要性
天氣係統既有事實性知識,也有原理性知識。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看,高考側重考查風向、降水位置、天氣過程、天氣係統的判斷等。試題經常以等壓線圖、天氣係統圖為載體,考查解讀信息能力、調用知識能力,以及描述、闡釋事物的能力。從試題類型看,既有選擇題,也有綜合題,但以選擇題居多。
(六)板塊運動
考點分析
板塊運動在綜合題中考查占2分;
14年30(2)考查:東非大裂穀成因;
13年29(3)考查:冰島地熱資源豐富的原因;
重要性
板塊運動的知識在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文字簡述和圖片較少,但涉及的知識點多,其中包括板塊範圍和分布、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帶等。而且這些知識都比較抽象,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接觸;同時,板塊運動也涉及到很多動態性、過程性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最終的掌握情況也並不理想,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的試題重複訓練來強化。
(七)自然帶
考點分析
自然帶在綜合題中考查占4--6分;
15年29(3)考查:自然帶分布特征及原因;
14年30(3)考查:自然帶分布及地域分異規律;
13年29(1)考查:分析自然帶差異的原因;
重要性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可知,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在曆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較高,足見其地位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眾多的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資源浪費和枯竭等都是忽視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因此今後高考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考查可能會進一步加強。
以上就是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高中地理薑園老師對2017年高考地理考點及重要性進行解讀的內容,希望對同學們的備考有所幫助,衝刺2017年高考。
有關課程的任何疑問,您均可致電010-82611818,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專業老師會為您答疑解惑。
(責任編輯:陳方乙)
新東方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北京新東方網https://bj.xdf.cn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0